睾丸相关疾病包括感染性的附睾炎、睾丸炎,非感染性的睾丸扭转、睾丸鞘膜积液、睾丸肿瘤等。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有相应临床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上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等,睾丸扭转需紧急手术,鞘膜积液视情况处理,睾丸肿瘤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感染性疾病相关
(一)附睾炎
1.病因与机制: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埃希菌等经尿道逆行感染,也可经淋巴系统或血行传播。常见于中青年男性,性生活不规律、长时间久坐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发病风险。例如,不洁性生活后细菌易侵入尿道,进而蔓延至附睾引发炎症。
2.临床表现:患侧睾丸肿胀、疼痛,疼痛可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可伴有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39℃甚至更高,局部查体可见附睾肿大、触痛明显。
(二)睾丸炎
1.病因与机制:常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约20%-30%会并发睾丸炎。此外,细菌感染也可导致,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临床表现:起病急,睾丸迅速肿胀,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睾丸疼痛明显,可伴有阴囊皮肤红肿。儿童患者可能在腮腺炎发病后4-6天出现睾丸炎症状。
二、非感染性疾病相关
(一)睾丸扭转
1.病因与机制:多见于青少年,常在睡眠中或剧烈运动后发病,由于睾丸与精索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精索过长等,导致睾丸发生扭转,阻断睾丸的血液供应。
2.临床表现:突发一侧睾丸剧烈疼痛,随后睾丸迅速肿胀,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区,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睾丸扭转若不及时处理,可在几小时内导致睾丸缺血坏死。
(二)睾丸鞘膜积液
1.病因与机制:可能与炎症、外伤、肿瘤等因素有关。鞘膜腔内液体分泌与吸收失衡,导致液体积聚。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成人多由炎症等引起,儿童多为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合导致。
2.临床表现:表现为阴囊内睾丸肿胀,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积液量少时可无明显症状,积液量多时可感到阴囊下坠、胀痛。查体可触及囊性肿物,透光试验阳性。
(三)睾丸肿瘤
1.病因与机制: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隐睾等因素有关。隐睾患者发生睾丸肿瘤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20-40倍。
2.临床表现:睾丸逐渐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一般无明显疼痛,部分患者可伴有阴囊坠胀感。若肿瘤发生坏死出血,可出现睾丸迅速肿胀、疼痛。
三、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阴囊,观察睾丸肿胀的程度、范围、皮肤有无红肿等情况,触诊了解睾丸质地、有无触痛等。例如,附睾炎患者附睾与睾丸界限不清,压痛明显;睾丸扭转时睾丸位置抬高呈横位。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感染性疾病导致睾丸肿胀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如附睾炎患者血常规常提示白细胞增多。
2.病原学检查:对于怀疑感染的患者,可进行尿道分泌物、血液等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抗体检测等,以明确感染病原体。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睾丸、附睾的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睾丸扭转时超声可见睾丸血流减少或消失;睾丸鞘膜积液表现为鞘膜腔内液性暗区;睾丸肿瘤超声可发现睾丸内异常回声团块。
2.CT或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病例,如怀疑睾丸肿瘤有转移时,可进行CT或MRI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范围及有无转移等情况。
四、治疗原则
(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1.附睾炎、睾丸炎:细菌感染引起的需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一般需足疗程用药,同时可采用局部热敷等辅助治疗,以促进炎症消退。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睾丸炎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热、止痛等,大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
(二)睾丸扭转的治疗
一旦怀疑睾丸扭转,需紧急手术治疗,尽快恢复睾丸血液供应。手术方式包括睾丸复位固定术,若睾丸已坏死则需行睾丸切除术。
(三)睾丸鞘膜积液的治疗
少量无症状的鞘膜积液可暂不处理,定期观察;积液量多或有症状者需行鞘膜翻转术等手术治疗。
(四)睾丸肿瘤的治疗
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期决定是否进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早期睾丸肿瘤经手术等治疗预后较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睾丸肿胀需高度重视,如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后出现睾丸肿胀,可能并发睾丸炎,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睾丸扭转若延误治疗,睾丸坏死风险更高。儿童睾丸鞘膜积液若为先天性,部分可随生长发育自行吸收,但若积液量较大或持续不吸收则需手术治疗。
(二)青少年
青少年发生睾丸扭转时,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睾丸扭转导致的缺血坏死会严重影响生育等功能,所以一旦出现突发睾丸剧烈疼痛伴肿胀,需立即就医。同时,青少年应避免剧烈运动后突然改变体位等可能诱发睾丸扭转的行为。
(三)成年人
成年人睾丸肿胀若由感染引起,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等可能导致感染的行为。若为睾丸肿瘤,早期发现并治疗至关重要,定期进行自我检查睾丸(每月自查一次),若发现睾丸异常肿胀等情况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