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病理分析

来源:民福康

脑膜瘤有多种组织学类型,各类型在细胞排列、结构及好发人群等方面有差异;多数脑膜瘤存在染色体异常,常见22q缺失与NF2基因失活相关;免疫组化上EMA多数阳性、波形蛋白通常阳性、部分脑膜瘤表达S-100蛋白,部分脑膜瘤可表达PR和ER且与多种因素有关。

脑膜上皮型脑膜瘤: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瘤细胞呈巢状、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瘤细胞之间有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可形成同心圆状的砂粒体结构,砂粒体的出现是其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在影像学上常表现为钙化。该类型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性别差异不十分显著,生活方式对其发生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有脑膜瘤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相对升高。

纤维型脑膜瘤: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束状或编织状,间质中有丰富的胶原纤维,一般较少出现砂粒体。好发于成年人,女性相对多见,目前认为其发生与日常的生活方式关联不大,但有神经纤维瘤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纤维型脑膜瘤的风险可能增加。

过渡型脑膜瘤:兼具脑膜上皮型和纤维型的特点,瘤细胞呈巢状和束状排列,巢状结构的中心可出现粉染的变性物质,也可伴有砂粒体形成。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别分布无明显特殊倾向,有外伤史等一般生活方式因素与该类型脑膜瘤的发生关系不明确,有相关遗传综合征病史的人群需警惕。

砂粒体型脑膜瘤:以大量砂粒体为特征,瘤细胞排列成小巢状或条索状,砂粒体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多见于成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其发生目前认为主要与肿瘤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相关,生活方式因素影响较小,有某些基因变异相关病史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该类型。

血管型脑膜瘤:瘤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血管壁薄,易发生出血、囊性变。好发于成年人,性别差异不突出,长期的高血压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肿瘤的血供情况,但不是直接的致病因素,有脑血管畸形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关注。

微囊型脑膜瘤:瘤细胞之间有大量微囊形成,囊内含有黏液样物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生活方式对其发生的影响不显著,有肿瘤相关基因异常病史的人群要重视监测。

分泌型脑膜瘤:瘤细胞能分泌黏液、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瘤组织中可见嗜酸性小球。好发于成年人,女性较多,目前关于其发生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较少,有内分泌相关疾病病史的人群需留意。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透明,细胞排列成巢状、片状或条索状。多见于成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生活方式因素影响不大,有神经皮肤综合征病史的患者患病风险可能升高。

脊索样脑膜瘤:瘤细胞呈上皮样,排列成巢状或条索状,间质有黏液样变,类似脊索瘤的结构。好发于成年人,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对其发生的直接作用不明确,有相关遗传背景的人群需密切关注。

细胞遗传学特征

多数脑膜瘤存在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染色体22q缺失,约50%-70%的脑膜瘤存在22号染色体长臂的部分或全部缺失,这与NF2基因(位于22q12)的失活密切相关,NF2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失活会导致细胞的生长调控失衡,从而促进脑膜瘤的发生发展。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脑膜瘤中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而儿童脑膜瘤中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可能有所差异。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在染色体异常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但有家族性脑膜瘤病史的人群染色体异常的携带概率可能增加。长期暴露于某些环境致癌因素(如电离辐射等)可能会影响染色体的稳定性,增加脑膜瘤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免疫组化表现

上皮膜抗原(EMA):多数脑膜瘤呈阳性表达,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膜上,有助于脑膜瘤的诊断和与其他肿瘤的鉴别。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脑膜瘤中,EMA的表达强度和分布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脑膜上皮型脑膜瘤往往呈较强的EMA阳性表达,而某些特殊类型的脑膜瘤可能表达强度稍弱,但总体仍呈阳性。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EMA的表达无明显年龄相关性差异,性别差异也不显著,生活方式因素一般不影响EMA的表达情况。

波形蛋白(Vimentin):通常呈阳性表达,波形蛋白是间叶组织细胞的标记物,脑膜瘤细胞作为一种间叶源性的肿瘤细胞,常表达波形蛋白。在纤维型脑膜瘤中波形蛋白的表达较为显著,而在一些上皮性分化明显的脑膜瘤中也呈阳性。各年龄段患者中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无明显不同,性别对其表达影响不大,生活方式与波形蛋白表达的关系不密切。

S-100蛋白:部分脑膜瘤细胞可表达S-100蛋白,尤其是脑膜上皮型和纤维型脑膜瘤中常见阳性表达,S-100蛋白阳性常提示肿瘤细胞有神经鞘细胞分化的特征。不同年龄组的患者S-100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女性和男性表达情况相似,生活方式一般不影响该蛋白的表达。

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部分脑膜瘤可表达PR和ER,其表达情况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阳性表达的肿瘤可能对内分泌治疗有一定的反应性。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PR和ER的表达率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成年人中表达率相对有一定规律,女性患者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PR和ER的阳性率可能稍高于男性,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生活方式中的激素摄入等情况可能间接影响其表达,但并非直接的决定因素。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脑膜瘤
脑膜瘤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肿瘤,主要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间,可能来自硬膜的成纤维细胞和软脑膜细胞,但大多来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为什么会得脑膜瘤
廖创新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膜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外来电离辐射、外来化学物质污染,甚至外伤,都可以引起脑膜瘤发生。外来因素会导致脑膜细胞复制过程中变异,遗传物质不能够正常复制,产生一些异常肿瘤细胞,这些肿瘤细胞逐渐长大,就形成了脑膜瘤。
脑膜瘤手术后要多久才算彻底恢复
王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脑膜瘤手术后彻底恢复的时间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位置以及治疗方式有关,一般需要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1.患者的年龄患者的年龄较小,其伤口部位恢复的时间较快,一般一周左右其可彻底恢复,患者年纪较大时,其伤口恢复的时间较长,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可彻底恢复。2.肿瘤的位置如果患者进行的是额颞叶的凸面脑膜瘤手术或顶枕叶的脑膜瘤手术,一般术后7-
脑膜瘤术后有什么后遗症
王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脑膜瘤术后的后遗症有癫痫、失明、听力丧失、偏瘫等。1.癫痫医生进行脑膜瘤手术将患者颅内肿瘤组织切除后,脑组织局部可出现瘢痕,瘢痕可能会对脑部神经元产生刺激,从而造成其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患者癫痫发作。2.偏瘫患者脑膜瘤的位置靠近视神经时,医生进行手术时,听神经可能会受到损伤,损伤的神经无法修复时,患者脑膜瘤术后可能会出现失明的情况。3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脑膜瘤
王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头部有创伤史、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容易得脑膜瘤。1、长期接触电离辐射人们经常接触电离辐射,如头部放射治疗、放射检查等,可能会增加患脑膜瘤的风险。2、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体内雌激素的上升可能会增加脑膜瘤的患病机率,当患者长期使用雌激素药物可能会诱发脑膜瘤,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等。3、头部有创伤史当患者头
良性脑膜瘤没切干净多久复发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良性脑膜瘤没切干净复发的时间不固定,可能为1-2年,但具体复发时间取决于实际情况。良性脑膜瘤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诱发因素包括电磁辐射、雌激素刺激等,患者没切干净的复发时间通常与肿瘤组织遗留多少和能否消除诱发因素有关。其中肿瘤组织遗留较多或术后未消除诱发因素的患者复发时间或可缩短至1年以内,但肿瘤组织遗留较少且积极消除诱发因素的患者复发时
脑膜瘤吃什么食物好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膜瘤患者并不存在吃某种食物好的说法,食物对于疾病并不能起到治疗效果。但是如果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则术后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等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具体如下: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鱼肉、瘦猪肉、鸡肉、河虾、奶制品等,脑膜瘤患者术后食用此类食物能够补充蛋白质,促进手术切口恢复。2、富含维生素
鞍区脑膜瘤严重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鞍区脑膜瘤不一定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鞍区脑膜瘤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肿瘤,多属于良性病变。如果脑膜瘤体积较小,尚未或者只是轻微对周围血管以及神经造成压迫,一般不是很严重,并不会对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造成太大影响。而且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将瘤体切除,从而使病情得到治愈。但是如果脑膜瘤体积较大,已经对周围血管和神经产生了压迫,则相对比较严重,不仅
脑瘤和脑膜瘤有区别吗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瘤和脑膜瘤有区别。脑瘤和脑膜瘤的主要区别是概念不同、发病部位不同以及预后不同等,具体如下:1、概念不同脑膜瘤是指原发性颅内肿瘤,属于脑瘤的类型之一;而脑瘤是指发生在颅内肿瘤的统称,包括原发于颅内的肿瘤和脑转移瘤,比如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生殖细胞瘤等。2、发病部位不同脑膜瘤发生在脑膜部位,比如大脑半球凸面、颅底以及鞍旁区域等;而脑瘤
脑膜瘤5cm严重吗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膜瘤5cm通常比较严重。脑膜瘤是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的脑肿瘤。如果肿瘤体积小于3cm,属于小型脑膜瘤,一般不会引发相关不适症状。但是如果肿瘤体积在3-5cm之间,则属于中型脑膜瘤,通常比较严重,因为中型脑膜瘤可能会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引发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引
脑膜瘤二级复发后还能治愈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膜瘤二级即非典型脑膜瘤,非典型脑膜瘤复发后能否治愈取决于是否转移。非典型脑膜瘤的侵袭性以及复发率介于良性脑膜瘤以及恶性脑膜瘤之间,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是局部侵袭性高、疾病复发率高等。复发后,肿瘤细胞未向其他部位转移时,患者可以采用手术将肿瘤组织全部切除,治愈的可能性较大。当肿瘤细胞向颅外远处、肺等部位转移时,手术难以将转移的肿瘤组
右侧顶叶脑膜瘤严重吗 需要手术吗
幸兵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右侧顶叶脑膜瘤可以理解为在功能区附近,严不严重与周围的血管程度有关,原则上应该实行手术。如果在顶叶的大脑突面,往往会发生癫痫,解除压迫后不会出现癫痫症状;如果在矢状窦大脑镰旁和中线部位的回流血管上矢状窦,则关系比较密切。肿瘤还有可能会在顶叶的皮层下、纯粹的大脑镰旁,建议尽快进行手术清除。
右侧颞部脑膜瘤严重吗
王武明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三甲
右侧颞骨脑膜瘤一般并不严重,因为颞部脑膜瘤对脑组织的压迫相对较小,且颞部没有重要的神经,所以颞部肿瘤一般不会引起抽搐、昏迷或者像脑干部位肿瘤,引起呼吸、心跳骤停。颞部脑膜瘤较大时,会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从而导致出现头疼、呕吐等症状。所以脑膜瘤较大时,如3到4公分甚至更大时,应该进行手术切除或者通过伽马刀进行治疗。
脑膜瘤会不会遗传
陈镇洲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脑膜瘤一般不会遗传,大多数是良性病变,产生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脑膜瘤实际上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不是单一因素所造成。各种颅脑损伤、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基因变异等,均有可能是脑膜瘤诱发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脑膜瘤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脑膜瘤术后几天过危险期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一般来讲,脑膜瘤术后一周左右就能够过了危险期,主要是由于手术之后,有时会出现脑水肿,与手术的过程中出现的牵拉、电凝,损伤静脉回流,引起血压增高有关,正常在临床上至少需要观察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其是否有高热、电解质紊乱、感染等情况发生,通常一周左右基本上就稳定了,恢复期可能要两到三周。
脑膜瘤需要手术治疗吗?
张进朝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不是所有的脑膜瘤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有脑膜瘤体积比较小两厘米以下,而且在非功能区没有症状。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临床观察,但是要定期的复查,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假如脑膜瘤出现短期内增大,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另外有患者年龄比较大,或者是不愿意接受手术,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观察一段时间,或者采取放射治疗的办法。
非手术方式治疗脑膜瘤好吗?
张进朝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伽玛刀X刀射波刀,这些非手术方式可以用来治疗脑膜瘤,但是要注意所述的照射的适应症。对于比较小的脑膜瘤,直径三厘米以下,或者是手术以后有残留以及术后复发或者是恶性的脑膜瘤,治疗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或者是使肿瘤缩小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