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手术方式包括病灶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前者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后者用于无生育要求者;术前需评估病史、身体并做实验室、肠道等准备;术后要护理生命体征、伤口等并观察并发症;年轻有生育要求者倾向病灶切除术,术后需评估生育,无生育要求中老年者多择子宫切除术,术后要关注身体调整。
一、子宫肌腺症常见手术方式
1.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尤其是病灶局限的情况。
操作概要:患者需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通过腹部切口进入腹腔,找到子宫肌腺症病灶部位,仔细分离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将病灶完整切除。对于子宫肌层内的病灶,需用精细的手术器械准确切割,尽量保留正常的子宫肌组织,以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等。该手术需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如膀胱、输尿管等。
2.子宫切除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操作概要:
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仰卧位,下腹正中切口或横切口进入腹腔。依次处理子宫的韧带、血管等结构。首先钳夹、切断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等,然后处理子宫动脉,将子宫动脉结扎或钳夹切断,最后将子宫完整取出。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子宫体积不是特别大的情况。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阴道消毒后,用阴道拉钩暴露阴道,分离阴道穹窿与子宫的连接,逐步切断子宫的相关韧带及血管,将子宫从阴道取出。这种术式对患者腹部创伤小,但对手术操作技巧要求较高,需要保证阴道操作的安全性和彻底性。
二、手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既往手术史等。例如,了解患者月经量是否过多导致贫血,月经周期是否规律等。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要重点询问以往怀孕及分娩情况。
身体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全身检查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比如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情况,胸部X线检查评估肺部情况。妇科检查要明确子宫的大小、位置、病灶范围等,通过B超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子宫肌腺症病灶的分布情况,如病灶是弥漫性还是局限性等。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等。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及感染情况,凝血功能检查是为了确保手术中止血顺利,肝肾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脏器功能能否耐受手术,传染病筛查是为了做好手术中的防护措施。
3.肠道准备:一般在手术前1-2天开始准备,如口服肠道清洁剂,清洁肠道,减少肠道内细菌数量,降低手术中感染的风险。
4.阴道准备:对于经阴道手术的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阴道消毒等准备,如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阴道冲洗等。
三、手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一般每0.5-1小时监测一次,平稳后可延长监测间隔时间。
伤口护理:对于腹部切口或阴道手术切口,要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如果是腹部切口,要按时换药,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果是阴道切口,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2.饮食护理:术后早期一般先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饮食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恢复。例如,多吃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活动指导: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一般术后2-3天可下床活动,但要注意活动量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对于经阴道手术的患者,要适当减少活动量,避免过早增加腹压等。
4.术后并发症观察
出血情况: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及腹部切口有无出血等。如果发现阴道出血量较多或切口出血不止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感染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痛等感染迹象。如果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等情况,要考虑感染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切口分泌物培养等,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四、不同人群手术相关考虑
1.年轻有生育要求人群
手术选择倾向:更倾向于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因为要最大程度保留子宫功能以满足未来生育需求。在手术操作中,要格外精细,尽量减少对子宫肌层的过度损伤,降低术后子宫粘连等情况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术后生育的可能性。例如,在切除病灶时,要避免破坏子宫内膜基底层等影响未来受孕的结构。
术后生育评估:术后需要进行生育评估,一般建议在术后一定时间(如1-2年)内进行备孕相关检查,如输卵管通畅度检查、子宫环境评估等。因为子宫肌腺症有复发可能,且手术可能导致子宫肌层修复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利于妊娠的因素,所以需要密切监测。
2.无生育要求中老年人群
手术选择倾向:多考虑子宫切除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经腹或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于中老年患者,手术主要目的是去除病灶、缓解症状,子宫切除术可以彻底解决子宫肌腺症相关问题。
术后身体调整:术后要注意身体的调整,由于子宫切除,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更年期相关症状的提前或加重等情况,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等。例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潮热、盗汗等类似更年期的症状,必要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但要避免不恰当的激素补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