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后手背麻可能由神经损伤、脑部血液循环改变、心理因素等引起,需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应对与处理包括观察休息、康复干预、心理调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颅脑与外周神经的关联:脑震荡是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脑部的神经传导通路与外周神经相连。当脑部遭受创伤时,可能会影响到支配手背感觉的神经传导。例如,脑部的感觉传导束受损,使得来自手背的感觉信号无法正常传递到大脑,或者大脑接收来自手背的感觉信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手背麻的感觉。从神经解剖学角度来看,颈部的神经根与脑部有密切联系,脑震荡可能引发颈部神经根周围的轻微损伤或神经传导的异常,进而影响到手背的感觉。
具体神经损伤类型:可能涉及到臂丛神经的部分功能异常。臂丛神经由颈部神经根组成,负责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脑震荡后,颈部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臂丛神经受到牵连,使得其传导功能出现紊乱,表现为手背麻。这种神经损伤通常是暂时性的,但也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具体取决于损伤的程度。
脑部血液循环改变
局部血流变化:脑震荡后,脑部的血液循环会发生改变。受伤区域的血管可能出现痉挛或微循环障碍,虽然主要影响的是脑部组织,但也可能间接影响到与手部感觉相关的神经的血液供应。例如,供应手部感觉神经的血管受到影响,导致神经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手背麻。脑部的水肿等情况也可能压迫周围的血管,使得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加重神经的缺血状态,导致手背麻症状的出现。
全身血液循环的反馈:脑震荡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全身血液循环的重新调整。这种调整可能使得手部的血液循环相对减少,尤其是在受伤后的急性期,身体的血液更多地供应到脑部进行修复等,从而造成手背等外周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手背麻。
心理因素影响
应激状态下的感觉异常:脑震荡患者往往处于应激状态,心理压力较大。长期的应激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紊乱,出现感觉异常的情况。例如,患者可能因为对脑震荡预后的担忧等心理因素,使得大脑对身体感觉的感知发生改变,从而感觉到手背麻。这种心理因素导致的感觉异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心理状态的改善可能会对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比如,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能会使手背麻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相关检查与诊断
神经系统检查
感觉功能检查:会对患者手背的痛觉、触觉、温度觉等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感觉减退或异常的范围和程度。例如,用棉签轻触手背,询问患者是否能准确感知到触觉;用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手背,判断温度觉是否正常。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手背麻是否与感觉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反射检查:检查上肢的腱反射等,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了解神经反射弧的功能是否正常。脑震荡后神经传导可能出现异常,反射检查可以提供相关线索。如果反射异常,可能提示神经传导通路存在问题,与手背麻的症状相关联。
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或MRI:虽然脑震荡患者头部CT通常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头部MRI可能会发现一些轻微的脑组织损伤或水肿等情况。通过头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脑部其他严重病变导致手背麻的可能,如脑部肿瘤、脑血管畸形等。例如,若头部MRI显示有局部脑组织的轻微水肿,可能与脑震荡后脑部血液循环改变等因素有关,进而解释手背麻的现象。
颈部影像学检查:由于颈部神经根与脑部的关系,可能会进行颈部的X线、CT或MRI检查,以排除颈部神经根受压等情况。比如,颈部椎间盘突出等病变可能会影响神经根,导致手背麻,通过颈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这些问题。
应对与处理建议
观察与休息
急性期的注意事项:脑震荡后应让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头部再次受伤。在急性期,要密切观察手背麻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如果症状在休息后逐渐缓解,可能提示是脑震荡后神经功能调整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防止症状加重。
休息环境要求: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干扰,让患者能够更好地进入休息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自我修复。
康复干预
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在脑震荡恢复的中后期,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手部感觉的康复训练。例如,让患者进行手部的精细动作训练,如用手指拾取小物件等,通过反复的训练刺激手部神经,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需要更加温和且有趣,以吸引他们配合训练,比如通过玩一些适合的手部游戏来进行感觉功能的恢复训练。
物理治疗辅助:可以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局部的按摩、热敷等。按摩手背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手部的紧张状态,有助于改善手背麻的症状。热敷可以使手部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减轻神经的缺血缺氧状态。但需要注意热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要严格控制热敷条件。
心理调节
心理支持:对于脑震荡患者,尤其是存在心理压力导致感觉异常的情况,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家人和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比如,向患者解释脑震荡后出现手背麻等症状是比较常见的情况,随着身体的恢复会逐渐缓解,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担忧情绪。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安抚,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如果脑震荡后手背麻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针对性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