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等,发病部位分别为子宫内膜、子宫肌层等;宫颈癌发病部位为子宫颈。病因方面,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刺激等相关,子宫肉瘤病因不明,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等引起。临床表现上,子宫内膜癌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等,子宫肉瘤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等,宫颈癌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后有接触性出血等。诊断方法中,子宫内膜癌靠多种检查,子宫肉瘤需结合多种检查,宫颈癌靠宫颈细胞学等检查。治疗上,子宫内膜癌以手术为主,子宫肉瘤手术联合放化疗,宫颈癌根据分期等制定个体化方案。预后方面,子宫内膜癌预后与分期等相关,子宫肉瘤总体预后差,宫颈癌预后与分期等有关,早期发现治疗预后较好。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子宫癌:是发生在子宫部位的一系列恶性肿瘤的统称,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等,子宫内膜癌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部位主要是子宫内膜;子宫肉瘤相对少见,可发生在子宫肌层、子宫间质等部位。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为子宫颈的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等。
二、病因方面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发病与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绝经延迟等因素相关,例如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可导致内膜增生甚至癌变,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会增加雌激素的储存和转化,进而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
子宫肉瘤: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放疗史等有关,如部分遗传综合征可能增加子宫肉瘤发病风险,曾接受盆腔放疗的女性,子宫肉瘤发病风险会升高。
宫颈癌: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另外,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过早、多孕多产、免疫功能低下等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HPV持续感染后,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干扰细胞正常生长调控,逐渐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多个性伴侣会增加HPV感染的机会,初次性生活过早使得宫颈处于相对稚嫩阶段,更容易受HPV等致病因素影响。
三、临床表现方面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流血要高度警惕,还可伴有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若肿瘤晚期侵犯周围组织,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等症状,肥胖、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时需格外重视。
子宫肉瘤:常见症状有阴道不规则流血、腹部包块,肿瘤迅速生长,腹部包块可在短期内明显增大,还可能伴有腹痛、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出现排便困难等),由于其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宫颈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增多,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液体,晚期可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邻近组织受累症状,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四、诊断方法方面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主要通过病史采集、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子宫内膜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会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癌变,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如肥胖、月经紊乱等,更要重视相关检查。
子宫肉瘤:诊断相对较难,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及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通过对子宫肉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来明确其类型等,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等情况。
宫颈癌:主要依靠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等明确诊断,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后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从而确定是否为宫颈癌及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等,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项目。
五、治疗方面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决定是否辅以放疗、化疗等,早期子宫内膜癌通常行手术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等,对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可能需要综合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要依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肿瘤分期等,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早期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子宫肉瘤: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常需辅助化疗、放疗等,由于子宫肉瘤对化疗相对敏感,化疗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或术后巩固治疗等,手术时要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对于复发或转移的子宫肉瘤治疗较为棘手。
宫颈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宫颈癌多采用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根据分期有不同选择,如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等,放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等,化疗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术后辅助化疗等。
六、预后方面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预后与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等密切相关,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差,肿瘤分化程度低、有深肌层浸润等不良因素会影响预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也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子宫肉瘤:总体预后相对较差,因为子宫肉瘤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与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治疗方式等有关,早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可能相对好一些,但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等有关,早期宫颈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的发现率提高,预后也得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合并症等也会影响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