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分为非传染性和传染性。非传染性皮炎包括接触、特应性、脂溢性皮炎等,传染性皮炎有体癣、念珠菌性皮炎等。可通过观察皮损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传染,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患皮炎有不同注意事项,需分别针对非传染性和传染性情况进行相应护理和治疗。
一、皮炎是否传染的情况分析
(一)非传染性皮炎
1.常见类型及特点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例如,接触了化纤衣物、某些化妆品等,主要是接触性过敏引起,不具有传染性。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生活中频繁接触过敏原的人群风险较高,比如经常更换新化妆品的女性、从事化工行业频繁接触化学物质的人群等。其发病机制是接触物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并非由病原体感染导致。
特应性皮炎:也称为异位性皮炎,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患者往往有家族过敏史,如父母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史。这种皮炎不是由病原体传染引起,儿童相对更易发病,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比如父母一方有特应性皮炎病史,子女患病风险会增加。其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包括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皮肤干燥等也会诱发或加重病情。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部、胸背部等。目前认为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等定植有关,但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正常定植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如皮脂腺分泌异常等)才会导致发病,不具有传染性。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易受皮脂腺分泌等因素影响而发病,比如青春期男性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腺分泌旺盛,脂溢性皮炎发病率可能相对较高。
(二)传染性皮炎
1.常见类型及特点
体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皮损部位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毛巾、衣物等)传播。不同年龄、性别均可感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比如夏季出汗多,皮肤处于潮湿状态时,皮肤癣菌更易滋生繁殖。其发病是皮肤癣菌侵入皮肤角质层后生长繁殖引起炎症反应,通过真菌学检查可发现致病真菌。
念珠菌性皮炎:由念珠菌感染引起,也具有传染性。婴幼儿由于皮肤屏障功能较弱,且口腔经常接触念珠菌等,相对容易发生念珠菌性皮炎,比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等。成人在局部皮肤潮湿、多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情况下也可能感染念珠菌而发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病变部位或自身其他部位的念珠菌感染扩散而来。
二、如何判断皮炎是否具有传染性
(一)观察皮损特点
1.非传染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的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一般无传染性相关的扩散特点,除非再次接触新的过敏原才可能在其他部位出现类似皮损,但这不是传染所致。特应性皮炎的皮损表现多样,急性期有红斑、丘疹、水疱等,慢性期有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等,没有病原体传播导致的向他人传播的特征。脂溢性皮炎的皮损有油腻性鳞屑、红斑等,主要是自身皮脂腺等因素引起,不会传染给他人。
2.传染性皮炎
体癣的皮损初起为红色丘疹、小水疱,继而形成鳞屑性红斑,边界清楚,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有传染性,可看到皮损向周围扩散的趋势。念珠菌性皮炎的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周围可能有卫星状小丘疹,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给他人或自身其他部位。
(二)实验室检查
1.真菌检查
对于怀疑传染性皮炎的情况,真菌镜检和培养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如果是体癣,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可鉴定出致病的皮肤癣菌种类;念珠菌性皮炎的真菌镜检可发现念珠菌菌丝或孢子,有助于明确是念珠菌感染引起,从而判断具有传染性。而非传染性皮炎一般真菌检查为阴性。
三、特殊人群皮炎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1.非传染性皮炎
儿童特应性皮炎较为常见,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过度洗浴,洗浴后及时涂抹温和的保湿霜。儿童接触性皮炎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比如儿童穿新的化纤材质衣服后出现接触性皮炎,要更换为棉质衣物。生活中要注意环境因素,如尘螨、花粉等,可通过定期清洁床单、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减少过敏原接触。
2.传染性皮炎
儿童念珠菌性皮炎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尤其是皮肤褶皱部位。家长要避免儿童与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群密切接触,儿童使用的毛巾、衣物等要单独清洗消毒。对于体癣感染的儿童,要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其他部位感染或传染给他人,及时就医进行抗真菌治疗。
(二)老年人
1.非传染性皮炎
老年人特应性皮炎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发生,要注意皮肤保湿,因为老年人皮肤水分流失较多,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接触性皮炎要注意生活中接触的物质,如老年人使用新的护肤品、接触新的布料等后要观察皮肤反应。脂溢性皮炎的老年人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食物,保持生活规律。
2.传染性皮炎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传染性皮炎时要更加注意防护,避免传染给他人。比如体癣感染的老年人,要注意个人卫生,衣物要单独清洗,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如果患有念珠菌性皮炎,要积极治疗,同时注意增强机体免疫力,可通过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方式。
(三)孕妇
1.非传染性皮炎
孕妇发生接触性皮炎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要尽量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皮肤保湿。特应性皮炎的孕妇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皮肤保湿等。
2.传染性皮炎
孕妇发生传染性皮炎时要特别谨慎用药,因为一些抗真菌药物等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比如体癣感染的孕妇,要尽量通过保持皮肤干燥等非药物方法控制病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避免传染给胎儿或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