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原因多样,包括生理性(如月经、排卵期出血)和病理性(如妊娠相关疾病、妇科疾病、内分泌失调);应对时要一般处理(休息、观察、清洁)并及时就医评估(根据不同情况把握就医时机及进行相应检查);不同人群如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老年女性阴道出血各有特殊考虑,需针对性处理。
一、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初步判断
(一)生理性原因
1.月经:女性规律的月经出血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起,正常月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周期一般为21~35天,经期2~8天,经量30~80ml。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月经不规律,但随身体发育会逐渐趋于正常;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需排除妊娠相关情况导致的类似月经样出血;围绝经期女性月经也会出现紊乱,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等。
2.排卵期出血:在两次月经中间,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而部分脱落,引起少量阴道出血,一般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可伴有轻微腹痛,多见于育龄期女性,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即可。
(二)病理性原因
1.妊娠相关疾病
先兆流产:多见于育龄期有停经史的女性,主要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常伴有下腹部隐痛或腰酸。超声检查可见孕囊,孕酮水平可能偏低,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保胎等处理。
异位妊娠:最常见于输卵管妊娠,典型表现为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常伴有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破裂时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腔内出血等急腹症表现,多见于有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
葡萄胎:停经后阴道出血是常见症状,一般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可伴有子宫异常增大、妊娠呕吐较正常妊娠严重且出现时间早等表现,超声检查可发现典型的“落雪状”或“蜂窝状”图像。
2.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还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多见于30~50岁女性,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内膜增厚等异常,确诊需靠子宫内膜活检。
宫颈病变:宫颈炎症可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宫颈息肉也可引起阴道少量出血,多为鲜红色,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也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接触性出血,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初步筛查方法,确诊需行阴道镜下活检。
3.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出现月经稀发、闭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常伴有多毛、痤疮、肥胖等表现,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导致排卵异常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导致阴道出血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甲状腺功能状态。
二、应对阴道出血的一般措施
(一)一般处理
1.休息:出现阴道出血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加重出血情况。对于有腹痛等不适的女性,卧床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
2.观察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详细记录阴道出血开始时间、出血量多少(可通过使用卫生巾的数量大致估计)、颜色(如鲜红、暗红、褐色等),以及是否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其他症状。如果出血量较多(如超过平时月经量)、颜色鲜红且伴有头晕、心慌等贫血表现,应及时就医。
3.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或内裤,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二)及时就医评估
1.就医时机: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尽快就医:阴道出血量多,超过正常月经量;阴道出血伴有剧烈腹痛;处于妊娠期出现阴道出血;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出血;阴道出血伴有发热、白带异常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
2.就医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会进行盆腔检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情况,初步判断出血来源。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及感染情况)、血HCG(主要用于妊娠相关疾病的排查)、性激素六项(对于内分泌失调相关出血有诊断意义)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了解子宫、附件的形态、结构及盆腔情况,如超声对妊娠相关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还会涉及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
三、不同人群阴道出血的特殊考虑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无排卵性功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此阶段应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若出现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调整月经周期,一般优先采用孕激素等药物治疗,以促进子宫内膜规律脱落。同时要关注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二)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有妊娠相关风险,出现阴道出血首先要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如果有性生活史,应尽早进行血HCG检测和超声检查。对于非妊娠相关的妇科疾病导致的阴道出血,如子宫肌瘤等,根据肌瘤的大小、症状及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可能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三)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紊乱是常见表现,但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疾病的信号。此阶段出现阴道出血应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相关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治疗上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处理,如为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出血可采用激素替代等调整内分泌的治疗方法。
(四)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阴道出血多与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相关,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要注意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对出血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出现阴道出血更易出现贫血等并发症,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全身状况,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