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来源:民福康

为预防病毒感染,需从多方面着手。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咳嗽打喷嚏;保持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清洁消毒物体表面、多开窗通风;减少聚集并保持社交距离,少去人员密集处、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佩戴合适且正确的口罩;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关注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格外做好防护。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可有效去除手上可能沾染的病毒。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制备食物前、用餐前、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等情况都应及时洗手。对于儿童,家长应引导并协助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确保洗手的时间和方法正确,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自觉做到长时间认真洗手,而正确洗手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基础步骤。

2.正确咳嗽和打喷嚏: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如没有纸巾可用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毒。这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很重要,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能减少病毒的传播范围。对于幼儿,家长要教导他们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的正确防护动作,比如使用纸巾或及时用肘部遮挡。

二、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1.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等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对于家庭环境,要确保每天都有一定时间进行全面的清洁,特别是有老人和儿童的家庭,老人和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更需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儿童可能会接触到更多的物体表面,如玩具等,要定期对儿童玩具进行清洁消毒。

2.通风换气:每天尽量多次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一般来说,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风险。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通风的频率和时间可能需要适当调整,但都应尽量保证室内有新鲜空气流通。对于居住在密闭空间或空气质量较差环境中的人群,更要重视通风换气。

三、减少聚集和保持社交距离

1.避免人群聚集: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游乐场等。如果必须前往,要佩戴好口罩。人群密集的场所往往空气不流通,病毒更容易传播。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聚集场所的风险不同,儿童在人群密集处更容易受到感染,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所以更要避免带儿童前往人员过于密集的地方。

2.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在公共交通工具、排队等场合都要注意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这对于预防病毒传播非常重要,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在社交场合中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人群,保持社交距离可以降低感染后病情加重的风险。

四、佩戴口罩

1.选择合适的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密闭空间或与他人难以保持社交距离时,应佩戴有效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等。不同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有所差异,N95/KN95口罩对于阻挡病毒颗粒的效果更好。对于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脸型的口罩,确保佩戴舒适且能有效防护。儿童在佩戴口罩时可能会出现不舒服的情况,家长要选择合适尺寸的口罩,并帮助儿童正确佩戴,保证口罩贴合脸部。

2.正确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时要注意贴合面部,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鼻梁处的金属条要压实。正确佩戴口罩才能发挥其防护作用。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动作不灵活等情况,家人要协助其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的防护效果。

五、增强自身免疫力

1.合理饮食:保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例如,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全谷物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瘦肉和鱼类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饮食需求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支持免疫系统的发育;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要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营养来维持免疫力。

2.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对于儿童,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运动方式,如跳绳、踢毽子等,既能保证运动的趣味性,又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对于老年人,要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等,避免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系统的调节。良好的睡眠对于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例如,儿童如果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同时免疫力下降;老年人睡眠质量不佳也会使身体的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六、关注特殊人群

1.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所以老年人要更加严格地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如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佩戴好口罩,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注意饮食营养和休息等。家人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做好防护工作。

2.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病毒后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家长要格外注意儿童的防护,如教导儿童正确洗手、佩戴合适的口罩(在能够配合的情况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等。同时,要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和充足睡眠,以增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

3.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糖尿病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加重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除了要严格遵循预防措施外,还需要更加关注自身基础疾病的控制,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服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降低感染后的健康风险。

阅读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都有什么症状?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新冠感染的典型表现就是发热、干咳,并且伴随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部分病人会表现出流鼻涕、鼻塞、腹泻、打喷嚏等情况。病人情况不同,临床症状有个体差异性。有些病人甚至表现出呼吸困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和普通发烧区别?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和普通肺炎发热没有办法区分,前者有可能发热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多是干咳或咳少量的白粘痰,后者有可能会表现出咳较多的脓性痰。建议患者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以协助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会到多少度?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发热正常是以低热为主,这个发热大约在37.3~38摄氏度之间。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免疫抵抗力不同,有些病人可能会表现出持续高热不退的症状,我们这时要给予病人退烧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几天发病?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后,其发病的时间多和潜伏期有一定的关系。正常潜伏期在1~14天,病人多在3~7天可以陆续发病。对于有流行病学史的病人,即便无临床表现,也要进行隔离观察。因为在潜伏期之内,这些人群具有传染性,必要时早期予以隔离的观察和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潜伏期吗?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基于现阶段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以一周以后表现出呼吸困难或者低氧血症。轻型病人有的可以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没有肺炎表现。多数病人正常情况下愈后良好,手术病人病情危重,一般老年人或者有慢性基础性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体温是多少?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使患者表现出发烧、干咳和乏力等表现,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的体温是正常的,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中度热,温度多在38度左右,也有的患者体温高达39℃,因此在判断患者有没有表现出新型冠状病毒时,要看患者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去过疫区或者有没有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同时需要及时进行核酸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t表现?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在做ct时,早期会呈现多发小斑片的阴影及间质改变,正常以肺部外带比较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会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阴影,浸润阴影,严重的冠状病毒病人可表现出肺实变,胸腔里面积液变少等表现。但是部分没有完全确诊的冠状病毒感染病人,除了肺部ct表现以外,还需要根据病原学证据来进行
咳嗽流鼻涕打喷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咳嗽、流鼻涕、打喷嚏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是感冒的原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较为多见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和干咳。没有明确原因之前,最好不要盲目使用药物。如果咳嗽的症状比较严重,可咨询医生之后使用止咳的药物治疗。配合医生用药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可适量的喝些温热的白开水,帮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普通肺炎的区别?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普通肺炎的区别主要是以下几点:1、从症状来说,普通肺炎病人比较多见的是高热、咳嗽、咳痰,可能有胸痛等表现。相比较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多为低热)、干咳、乏力为主要症状,少有咳痰、胸痛等表现,更多见逐渐表现出胸闷、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2、很重要的鉴别点是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血常规怎么解读?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血常规检测是诊断冠状病毒感染的一项常规检查,在发病早期,病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可以正常或减低,一般淋巴细胞计数会减少,中性细胞计数稍偏高,多数病人C反应蛋白和血沉会升高,但降钙素原是正常的。其次,部分病人表现出肝酶激酶和肌红蛋白增高严重的病人,D2聚体会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但是诊断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不会反复发热
曾艳丽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冠肺炎是病毒性感染,病人在病情控制前,可能会持续发烧,而且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定,因人而异。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随着病情控制,患者体温会逐渐成下降或者很快体温就控制住。发热时间比较长的患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因为新冠肺炎虽然是单纯病毒感染,但是感染后,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力改变,机体免疫力降低后,会合并细菌感染。有些患者本身有其他的基础病
怎样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防控新型病毒感染的措施有:一、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严格强制性隔离观察治疗。二、普通人员要少到公共场所去、少聚集、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分餐制,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捂住口鼻。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对高危人群定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三、积极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持续低烧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廖彬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持续低热是否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要完善相应检查才能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部分轻症的患者或危重症的患者可以有低热的现象。如果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此时要完善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检查予以排查。引起持续的低热病因有很多,例如肺结核、某些细菌的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等,此时亦需要根据情况予以相应的鉴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喉咙会痒吗?
廖彬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以出现咳嗽和喉咙痒的症状。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要和常见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咽喉部的瘙痒不适。在疫情期间,对于有咳嗽、喉咙痒的患者要询问有无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对于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需要早期完善胸部CT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予以排查。当然咳嗽喉咙痒还可以见于其它的疾病,特别是感冒后咳嗽、咽喉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