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骼关节炎是骶骨与髂骨相对应关节的炎性病变,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病理有软骨、骨质、滑膜变化,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晨僵等,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
骶骼关节炎是指骶骨与髂骨相对应关节的炎性病变。它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二、病因
1.原发性骶骼关节炎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发生退变,这是原发性骶骼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例如,老年人的关节软骨磨损、变薄,弹性降低,容易引发骶骼关节的炎症。
肥胖:体重过重会增加骶骼关节的负担,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加剧,从而诱发原发性骶骼关节炎。肥胖人群中,关节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体重人群更大,长期的压力会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
2.继发性骶骼关节炎
关节创伤:如骶髂关节部位曾受到过骨折、脱位等创伤,关节结构发生改变,后期容易出现炎症。创伤会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使关节在活动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骶髂关节的组织,导致关节炎症、疼痛和僵硬。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骶髂关节是常见的受累部位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关节融合等严重情况。
类风湿关节炎:同样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骶髂关节,引起关节的炎症、肿胀和疼痛。免疫系统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病变,进而影响骶髂关节的正常功能。
三、病理改变
1.软骨变化:早期软骨可能出现局部的磨损、裂隙,随着病情进展,软骨会逐渐破坏、脱落,关节面变得不平整。例如,在原发性骶骼关节炎的早期,软骨细胞可能会发生变性,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影响软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骨质改变:关节边缘可能会出现骨质增生,即骨刺形成。这是机体对关节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但过度的骨质增生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关节的活动。同时,关节周围的骨质可能会出现硬化等改变,影响关节的力学环境。
3.滑膜炎症:在继发性骶骼关节炎中,如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骶髂关节炎,滑膜会出现炎症反应,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血管翳会侵蚀软骨和骨质,加重关节的破坏。
四、临床表现
1.疼痛:是骶骼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表现为腰骶部、臀部的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钝痛、刺痛或酸痛等。疼痛可能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疼痛,常常在夜间或休息时明显,活动后有所减轻,但病情严重时,休息时疼痛也难以缓解。
2.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出现骶髂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的情况。例如,弯腰、转身、抬腿等动作可能会受到限制。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关节炎症、疼痛以及软骨破坏、骨质增生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3.晨僵:部分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即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晨僵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炎症导致的关节滑膜充血、水肿以及关节腔积液等有关。
五、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骶髂关节进行检查,如“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曲,将屈曲的下肢的足跟放在伸直下肢的膝上,检查者一手按住屈曲侧膝部,一手按压对侧髂嵴,若骶髂关节疼痛则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可能有病变。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观察骶髂关节的骨质改变,如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硬化等情况。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等表现。
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比X线更敏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骨质的细微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的病变。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骶髂关节的炎症改变,如滑膜水肿、骨髓水肿等。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中,MRI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骶髂关节的病变。
六、治疗原则
1.非药物治疗
康复锻炼:适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维持骶髂关节的活动度,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例如,进行游泳、太极拳等运动,这些运动对骶髂关节的压力较小,同时又能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规范的康复锻炼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
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供应,缓解肌肉痉挛;超短波等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电磁场的作用,减轻炎症水肿。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使用相应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常见的有布洛芬等。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会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关节破坏明显、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骶髂关节融合术等。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要谨慎评估。
七、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患骶骼关节炎较为常见,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能力相对较弱。在康复锻炼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加重。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肥胖人群:肥胖人群需要注意控制体重,减轻骶髂关节的负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要避免对关节压力过大的运动,如长时间跑步等,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
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这类患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在康复锻炼方面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坚持进行合适的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脊柱弯曲畸形。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潮,因为寒冷、潮湿可能会加重病情。
总之,骶骼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关节疾病,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都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于不同人群,要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