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超正常范围的现象,分肉眼和镜下血尿,由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疾病、感染、结石、肿瘤)和全身性疾病(如血液、自身免疫、感染性疾病)引起,伴随肾绞痛、尿频尿急尿痛等有不同意义,通过尿液、血液、影像学检查诊断,处理需针对病因治疗并一般处理,儿童、老人、女性血尿有不同需注意之处。
血尿的分类
肉眼血尿:尿液外观呈血色或洗肉水样,一般1000ml尿液中含有1ml以上血液时即可出现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尿液外观无明显异常,但通过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红细胞增多,即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超过3个。
引起血尿的原因
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在儿童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病史,病理上可见肾小球基底膜等结构的改变,导致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成人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则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病理类型多样,会持续出现血尿等表现。
感染性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后,会引起泌尿系统黏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等,容易导致红细胞渗出,从而出现血尿。例如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且靠近肛门,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出现血尿。
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引起出血从而导致血尿。比如肾结石患者,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摩擦肾盂或输尿管黏膜,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出现血尿,同时常伴有肾绞痛等症状。
肿瘤:肾肿瘤、膀胱肿瘤等。泌尿系统的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且肿瘤组织本身容易发生坏死、破溃等,从而引起血尿。肾肿瘤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而膀胱肿瘤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血尿常为无痛性间歇性发作。
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全身多部位的出血,包括泌尿系统出血,出现血尿。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以及血尿等表现。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器官,引起炎症反应,累及泌尿系统时可出现血尿。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除了血尿外,还常伴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过敏性紫癜患者往往有过敏史,可出现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表现,同时伴有血尿。
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能通过免疫反应等机制引起泌尿系统损伤导致血尿。
血尿的伴随症状及意义
伴有肾绞痛: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肾绞痛通常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这是由于结石移动刺激泌尿系统黏膜引起痉挛性疼痛并导致出血。
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等。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是指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或会阴部疼痛,这是由于炎症刺激泌尿系统黏膜,导致膀胱刺激症状和出血。
伴有水肿:可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除了血尿外,常出现眼睑、面部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水钠潴留等原因导致水肿。
伴有腹部肿块:需考虑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如肾肿瘤患者有时可在腹部摸到肿块,同时伴有血尿,应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血尿的诊断检查
尿液检查:除了常规的尿常规检查外,还可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分析,若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若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为正常形态。此外,还可进行尿蛋白定量等检查,协助判断是否存在肾小球疾病等。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凝血功能检查可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正常;自身抗体检查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初步了解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是否存在结石、肿瘤、积水等情况。例如可发现肾脏内的结石、肾肿瘤的占位病变等。
CT检查: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泌尿系统的结构,发现较小的病变。如能明确肾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膀胱镜检查:对于膀胱肿瘤、膀胱炎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直接观察膀胱内的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血尿的处理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血尿,需要根据病原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血尿,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促进结石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如果是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的血尿,则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般处理: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血尿。同时,要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冲洗泌尿系统,减少尿液中有害物质对泌尿系统黏膜的刺激。对于血尿患者,尤其是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尿的程度、伴随症状等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出现血尿时,家长要格外重视,因为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引起血尿的原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儿童对病情的表述可能不准确,所以需要更细致地观察其一般情况、伴随症状等,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老年人出现血尿时,要考虑到肿瘤等疾病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应全面进行检查以排除肿瘤等严重疾病,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血尿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女性在发生血尿时,要注意是否与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等有关,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