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退行性病变是常见慢性关节疾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病理表现有关节软骨、骨质增生、滑膜改变,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可非药物、药物、手术治疗,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定义
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发生磨损、破坏,以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等病理改变所引起。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的新陈代谢能力下降,修复能力减弱。例如,老年人的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含量减少,水分含量降低,导致软骨弹性和抗磨损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一般来说,40岁以后,关节软骨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变,50岁左右,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性别:在绝经前,女性患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风险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关节软骨等组织的保护作用减弱,患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风险逐渐接近男性。
生活方式
运动:长期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会增加关节的磨损。比如,经常进行高强度的跑步、跳跃等运动的人群,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受到的应力较大,关节软骨磨损加快,容易引发退行性病变。而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对关节的稳定和缓冲作用降低,也会增加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风险。
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多的体重会使关节软骨承受更大的压力,加速软骨的磨损和退变。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患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风险大约增加6%。
病史:既往有关节损伤史的人,如关节骨折、韧带损伤等,会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力学平衡,导致关节软骨修复困难,从而更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例如,曾经发生过膝关节骨折的患者,在骨折愈合后,膝关节的关节面可能不再平整,关节软骨磨损加剧,进而引发退行性关节炎。
三、病理表现
关节软骨:最初表现为软骨表面不光滑,随后出现局部磨损、裂隙、溃疡,软骨细胞减少,软骨基质丢失,软骨厚度逐渐变薄。
骨质增生:关节边缘的骨膜受到刺激后,骨膜下新骨形成,即骨质增生,也就是常说的“骨刺”。这些骨刺可能会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
滑膜:滑膜可能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分泌滑液增多,引起关节肿胀。
四、临床表现
疼痛:是关节退行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早期疼痛多为间歇性,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变为持续性,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疼痛。疼痛的部位与病变关节相关,例如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时,患者可感到膝关节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小腿;髋关节退行性病变时,可出现髋关节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
关节肿胀:关节滑膜受到刺激后,滑液分泌增多,可导致关节肿胀。肿胀的关节可能会出现局部发热、压痛等表现。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关节疼痛、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例如,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屈膝、伸膝困难,行走时步态异常等。
关节畸形:病情严重时,关节可能会出现畸形,如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髋关节屈曲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五、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病变关节的压痛部位、活动范围、有无畸形等。例如,检查膝关节时,会按压膝关节周围的压痛部位,屈伸膝关节观察活动范围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常用方法。X线片可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改变。通过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严重程度。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早期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显示更为清晰。它可以发现X线片上尚未出现明显改变的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等情况。
六、治疗与预防
非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例如,对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可以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进行关节的屈伸活动,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的关节肿胀疼痛;按摩和针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
减轻体重:对于体重过重的患者,减轻体重可以明显减轻关节的负担,延缓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进展。例如,体重超重5公斤,就相当于膝关节多承受约20公斤的压力,减轻体重后,关节压力降低,磨损减少。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有助于保护关节软骨,促进软骨修复。但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例如,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晚期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剧烈、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但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患关节退行性病变较为常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和上下楼梯等加重关节负担的活动。可以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减轻关节压力。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因为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关节疼痛和炎症。
肥胖人群:肥胖的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需要积极减肥,在减肥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对关节造成过大压力。例如,尽量选择游泳、水中健身等对关节冲击力较小的运动。
有既往关节损伤史的人群:这类人群要更加注意关节的保护,避免再次受伤。在进行运动或日常活动时,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必要时可以佩戴护具保护关节。如果出现关节不适,要及时就医,早期干预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