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佝偻病是儿童因维生素D不足致钙、磷代谢紊乱的全身营养性疾病,病因有日照不足、摄入不足等,临床表现分初期、活动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诊断靠病史等,需与其他病鉴别,预防包括胎儿期和婴儿期,治疗有一般、维生素D、钙剂治疗,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一、病因

1.日照不足: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可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2.维生素D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婴幼儿需要;若日照不足,又未补充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3.生长速度快:婴儿期生长速度快,尤其是早产儿、双胎儿,生后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维生素D多,若维生素D贮备不足,易发生佝偻病。

4.疾病与药物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慢性腹泻等;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D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可刺激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有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

二、临床表现

1.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等。此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2.活动期(激期):

骨骼改变:

头部:3-6个月婴儿可见颅骨软化,即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可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指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样;8-9个月以上婴儿,头颅常呈方形,即方头;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并易患龋齿。

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如肋骨串珠,即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或看到钝圆形隆起,以第7-10肋最明显;鸡胸或漏斗胸;郝氏沟,即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

四肢:6个月以上婴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开始站立和行走后,双下肢受重力影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腿)或膝外翻(X形腿)。

全身肌肉松弛:患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表现为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致腹部膨隆如蛙腹。

其他:患儿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现为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常伴发感染。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常低于30,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X线检查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2mm);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

3.恢复期:以上任何期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需1-2个月降至正常水平。X线表现于2-3周后即有改善,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逐渐致密并增宽,骨质密度增浓,逐步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已愈合。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有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的病史,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血清25-(OH)D(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D(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明显降低,为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如智能低下、表情呆板、骨龄落后等,血清甲状腺素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可资鉴别。

软骨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出生时即可见四肢短、头大、前额突出、腰椎前突、臀部后凸等畸形,腰椎X线示椎间隙增宽,长骨短,干骺端增宽、呈喇叭口状,但轮廓光整,无佝偻病的骨骼改变。

其他:如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等,均各有其特点,可通过血液生化、X线等检查进行鉴别。

四、预防与治疗

1.预防

胎儿期预防:孕母应多晒太阳,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妊娠后期为冬春季的孕妇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800IU/日)以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

婴儿期预防:婴儿期是预防的关键时期,应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维生素D、钙、磷的需要;自出生后2周起,每日应口服维生素D400-800IU;对于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儿、冬季出生小儿,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供给量。

2.治疗

一般治疗: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比例适当的婴儿辅助食品;多晒太阳,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1-2小时以上。

维生素D治疗:口服维生素D,活动期轻症患儿每日给维生素D0.5-1万IU,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活动期重症患儿每日给维生素D2-4万IU,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有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突击疗法,肌内注射维生素D20-30万IU,一般1次即可,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

钙剂治疗:在给维生素D治疗的同时,应适当补充钙剂,可用元素钙每日500-600mg。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早产儿,由于其生长发育更快,维生素D的需要量更高,更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对于有肝胆疾病、慢性腹泻等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患儿,需要更加密切监测维生素D水平,并可能需要调整维生素D的补充方式;对于孕妇,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维生素D的摄入,对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胎儿患佝偻病的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佝偻病怎么查出来?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根据孩子临床表现和医生体格检查结果,再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就可以明确佝偻病的诊断了。临床表现包括易惊、汗多、毛发稀疏且竖起或有枕后脱发圈,医生体格检查时发现宝宝有方颅、肋骨外翻、鸡胸、手镯脚镯、X型腿或O型腿等骨骼畸形;抽血检测血中维生素D的指标下降,甚至于血钙降低。如果查出以上这些,尤其是血中维生素
佝偻病缺乏什么元素?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的又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儿童,主要是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影响钙质的吸收,会导致孩子四肢长骨的软骨板和其他骨组织钙化不全,最终形成骨骼发育的畸形和软化。出现佝偻病,需要及时处理,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制剂补充维生素D,每天增加日照时间,但是要避免直接暴晒于阳光下;每天加强孩子的营养摄入
佝偻病是缺什么元素?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患有佝偻病,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所以此种疾病也被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而维生素d的缺乏,也许是孕期目前的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也可能是日照不足、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等原因引起。也不排除是药物或是疾病的因素导致,例如孩子目前患有胃肠道、肝胆方面的疾病或是患有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疾病,所以
宝宝佝偻病可以治好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的佝偻病百分之九十几是可以治好的,因为它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者钙缺乏,进行适当的营养剂的补充和食物的补充,大多数都是可以好的。个别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导致的,治疗比较困难或者治疗时间比较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小孩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患者,通常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夜惊、夜啼、易激惹的情况,还会伴有夜间睡觉不安稳、烦躁、多汗、经常醒等症状。而当患者病情发展至活动期,患者可能会有颅骨软化的情况,头围也会有所增大,还会出现“鸡胸样”畸形。并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伴有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贫血、肌肉无力以及发育
两个月宝宝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如下:夜间休克、出汗、夜间嘈杂、厌食、牙齿晚、变薄、站立晚、说话晚等,需要积极治疗以防止后遗症,后遗症包括佝偻病、鸡胸、方头骨等,现阶段的症状只要继续使用维生素AD滴剂和钙制剂如碳酸钙D3颗粒,这些症状就会逐渐改善,平时多晒太阳。
佝偻病活动初期主要表现?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活动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容易激惹、多汗刺激头皮、夜间哭闹不安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体内的钙磷代谢紊乱加重,还会出现骨骼改变的现象,六个月以内的患儿会出现颅骨软化的现象,表现为颅骨薄、前囟周围软等,六个月之后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头围增大,头颅外观呈方形的现象。患者需要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来治疗,病情严
宝宝佝偻病怎么预防?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宝宝佝偻病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降低佝偻病的发生几率。其次需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多照射阳光可以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合成。给予辅食时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此外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保健体检,如果有异常症状能够及时发现,降低疾病发生率。如果2岁以内的宝宝出
怎么预防婴儿患佝偻病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预防婴儿患佝偻病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防止影响钙的吸收。其次需要定期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利用。此外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的体检,发现营养缺乏时及时补充,可以减少佝偻病的发生几率。同时注意观察3~18个月期间孩子是否发生多汗、枕秃、易激惹、烦躁等癫痫佝偻病症状,
九个月宝宝还没有长牙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九个月宝宝还没有长牙可能是正常情况,也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原因引起。 1.正常情况 宝宝长牙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4-10个月之间开始长牙。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出牙延迟,宝宝可能还伴有多汗、夜惊、烦躁等症状。 3.甲状腺功能减
佝偻病症状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小儿佝偻病主要表现为夜惊、入睡困难、烦躁、头汗较多、精神状态差、食欲减退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会出现前囟门闭合延迟、方颅、枕秃、甚至骨骼的异常改变,比如鸡胸、肋骨外翻,还有可能影响四肢长骨,出现O型腿和X腿,有些佝偻病的患者还可能发生骨折。因此佝偻病在临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患儿补充维生素D,防止佝偻病的恶化。
佝偻病能不能治好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佝偻病可以治好,佝偻病分很多种情况,临床中常见的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的缺乏造成的营养性的佝偻病,这种佝偻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使病情痊愈。在治疗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佝偻病主要选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还有些佝偻病,比如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低磷抗D佝偻病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些佝偻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治疗相对复杂一些。
抗维生素D佝偻病会遗传吗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佝偻病的一种,属于遗传性的佝偻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这种疾病不同于维生素D营养缺乏性的佝偻病。这种佝偻病的发病率相对来讲较营养缺乏性的佝偻病的发病率低,治疗也较营养性佝偻病治疗困难,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要终生服用活性维生素D,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佝偻病的治疗,一定要区分引起佝偻病的因素,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佝偻病能不能治好
沙宁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佝偻病一旦发生了明显的骨骼畸形,一般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只能通过一些体格训练或者一些被动方法来进行矫正。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主要特征是生长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软化不全而导致,主要损害是长骨的发育不全。佝偻病治疗主要是在预防方面,就是在宝宝生下来之后就给维生素D口服。
佝偻病能治好吗
高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能够治好,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产生很多危害,比较常见是骨骼出现畸形,如髋外翻畸形,可能会导致女童在成年以后引发骨性产道异常,另外还会导致胸部畸形,进而引起心脏与肺部组织受压,使其功能出现障碍,此外还会导致生长以后发育迟缓,如出牙延迟、牙齿排列不齐、智力发育迟缓以及运动发育落后等。建议一旦确诊佝偻病,一定要及时进行有效规范治疗,能够
新生儿佝偻病早期症状
杨娟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和或者钙、磷缺乏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成骨不良所致的,属于营养性骨病,轻的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出现颅骨软化的表现,在枕骨和顶骨后部按压的时候可以有乒乓球的感觉,前囟门增大、颅缝增宽,由于颅骨变软,头颅可以出现变形。如果是体重较重或者日龄较大的新生儿,可以有肋骨串珠、手镯和脚镯样表现,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出现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