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与雄激素、雌激素及生长因子等有关,有下尿路及并发症相关症状,通过直肠指诊、超声等诊断,有观察等待、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还需生活方式调整,老年及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有特殊情况需关注。
一、定义与基本情况
前列腺肥大又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前列腺组织细胞增生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一般40岁左右开始出现增生,50岁左右出现相关症状,80岁时,80%的男性会有组织学上的前列腺增生。
二、发病机制
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雄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和雌激素的相互作用、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生长因子作用等有关。男性进入青春期后,睾丸分泌雄激素,睾酮在5α-还原酶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双氢睾酮与前列腺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促进前列腺细胞增生。同时,雌激素也参与其中,雌激素可增加5α-还原酶活性,促进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还能使前列腺间质细胞增生。另外,前列腺组织中一些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异常表达,也会促使前列腺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
三、常见症状
1.下尿路症状
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时间延长、终末滴沥等。这是因为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尿道阻力增加,导致排尿费力。例如,患者原本能快速排尿,现在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开始排尿,而且尿线越来越细,需要用力才能排出尿液。
尿频:尤其是夜尿频数,可影响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早期是由于增生的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随着病情进展,膀胱有效容量减少,以及梗阻引起的膀胱残余尿增加,尿频会逐渐加重。比如患者原本夜间起夜0-1次,患病后可能增加到3-4次甚至更多。
尿急、尿失禁:部分患者会出现尿急,即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严重时可能出现尿失禁,尤其是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大笑、打喷嚏等情况下尿液不自主流出。这是因为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以及尿道梗阻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就会出现尿失禁。
2.并发症相关症状
血尿:前列腺增生导致前列腺表面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可引起血尿,严重时可能出现肉眼血尿。不过血尿也可能由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需要进一步检查鉴别。
膀胱结石:长期的膀胱出口梗阻,导致尿液潴留,尿液中的矿物质沉积可形成膀胱结石,患者可出现排尿中断、尿痛等症状。
肾功能损害:严重的前列腺增生引起长期尿路梗阻,可导致双肾积水,进而影响肾功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等尿毒症症状。
四、诊断方法
1.直肠指诊:是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方法,可触诊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正常前列腺栗子大小,质地中等,而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体积增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2.超声检查:经腹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前列腺体积、内部结构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等。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更准确,能测量前列腺的左右径、前后径和上下径,计算前列腺体积。正常前列腺体积约20ml,前列腺增生时体积可明显增大。
3.尿流率检查:可以评估排尿功能,最大尿流率<15ml/s提示排尿不畅,<10ml/s则表明梗阻较为严重,同时还可了解排尿时间等指标。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主要用于排除前列腺癌,因为前列腺癌也可能出现类似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而PSA升高常见于前列腺癌,但前列腺炎、前列腺按摩等也可能导致PSA轻度升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五、治疗方式
1.观察等待:适用于症状较轻,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评分<7分的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评估病情进展。随访内容包括症状变化、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检查。
2.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可松弛前列腺平滑肌,减轻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困难症状。一般起效较快,能在数天内缓解症状,但需要长期服用。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通过抑制5α-还原酶活性,减少双氢睾酮生成,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症状,但起效较慢,一般需要服用3-6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效果,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增大且有中重度症状的患者。
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可缓解逼尿肌过度活动引起的尿急、尿频、尿失禁等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反复血尿、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等)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经尿道手术的患者,可考虑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但创伤较大。
六、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避免饮酒,酒精可刺激前列腺充血,加重排尿困难;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如辣椒等,以免加重前列腺局部充血。建议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可能会加重前列腺受压症状。
2.避免憋尿:长时间憋尿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损伤膀胱逼尿肌,还会增加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风险,应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
3.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前列腺充血,但要避免久坐,久坐会压迫前列腺,加重症状。
4.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导致尿道内压增加而引起逆流,加重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所以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季。
七、特殊人群情况
1.老年男性:老年男性是前列腺增生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在治疗和生活管理中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在选择治疗方式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合并疾病等因素。比如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可能更倾向于药物治疗或观察等待。
2.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要同时控制好其他基础疾病。例如,服用降糖药或降压药的患者,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选择对血糖、血压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兼顾多种疾病的要求,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