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能自闭症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种,儿童早期有社交互动困难、重复刻板行为等表现,依据DSM-5诊断,与典型自闭症在智力、社交互动、重复刻板行为表现有区别,儿童时期可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行为干预、家长教育支持干预,青少年及成年早期需教育、职业康复、社区等方面支持,是需长期关注干预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要针对性提供不同阶段和环境的综合支持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社交互动方面
儿童时期: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可能在幼儿阶段就表现出对他人呼唤缺乏回应,不主动与同伴进行眼神接触、一起玩耍等,虽然能说话,但在交流时往往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不能很好地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交流内容,比如总是自顾自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忽略对方是否有回应或者是否感兴趣。
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在社交互动中,仍然难以理解复杂的社交规则和隐含的社交信息,例如在集体活动中不懂得遵守团队协作的基本规则,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交圈子,与他人建立稳定、双向的友谊关系较为困难。
重复刻板行为方面
儿童时期:会有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还可能对特定的物品有强烈的依赖,比如总是要携带某一种特定的玩具,对物品的摆放位置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按照固定的方式摆放,若被改变就会出现情绪波动。
青少年及成年早期:重复刻板行为可能表现为对特定的兴趣爱好过度专注,形成一种近乎强迫性的行为模式,例如长时间沉迷于某一种电子游戏、特定的科学知识等,并且很难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事物上,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会因为这种刻板行为被打破而出现焦虑、愤怒等情绪反应。
高功能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社交沟通障碍:在多个场合存在持续的社交沟通缺陷,例如在语言交流方面,虽然有语言能力,但交流是单向的,不能进行轮流对话,难以理解隐喻、幽默等非字面意义的语言;在非语言沟通方面,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等方面的运用存在明显缺陷,不能通过这些非语言方式辅助或补充语言交流。
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存在重复刻板的运动性自伤行为,如拍打头部、撞墙等;对特定的、非功能性的物体有持久的强烈依恋或专注;坚持固定不变的routines(常规),表现出过度的仪式化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等。
症状出现时间:这些症状通常在儿童早期就已经显现,并且会持续影响个体的社会、职业和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
高功能自闭症与典型自闭症的区别
智力水平
高功能自闭症:智商一般在70以上,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语言交流,虽然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灵活性上存在问题,但相对来说语言能力是其相对优势方面。
典型自闭症:智力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儿童智力较低,语言发展明显滞后,可能在2-3岁时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词汇,语言发展严重偏离正常儿童的轨迹。
社交互动能力
高功能自闭症: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尝试与他人进行交流,但是在社交互动中往往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社交技巧缺乏,比如在与同伴交往时,不知道如何发起合作性的游戏,不能根据情境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
典型自闭症:社交互动障碍更为严重,几乎没有主动的社交行为,对他人的存在缺乏关注,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社交互动,比如完全无视周围人的存在,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重复刻板行为的表现程度
高功能自闭症:重复刻板行为相对典型自闭症来说可能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虽然也存在重复刻板行为,但可能更侧重于对特定兴趣爱好的过度专注等较为复杂一些的刻板表现,不过重复刻板行为仍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典型自闭症:重复刻板行为可能更为简单、原始,如单纯的拍手、摇晃身体等简单动作,且行为更为刻板、固定,难以进行干预和改变。
高功能自闭症的干预与支持
儿童时期的干预
社交技能训练:针对儿童社交互动困难的问题,可以采用游戏治疗、社交故事等方法。游戏治疗是让儿童在游戏情境中学习社交技巧,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场景,如购物、餐厅用餐等,让儿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和遵守规则。社交故事则是用简单易懂的故事形式来教导儿童在不同社交情境下应该如何做,比如在学校里如何与同学相处等。
行为干预:对于重复刻板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正强化是当儿童出现符合期望的非刻板行为时给予奖励,如儿童在进行非重复性的活动时给予表扬、小贴纸等奖励,以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负强化是当儿童出现刻板行为时,通过移除一些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刻板行为的发生,比如儿童出现摇晃身体的刻板行为时,当停止该行为后就不再给予之前施加的轻微批评等不愉快刺激。
家长教育与支持:家长在儿童的干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和干预方法,学会在家中如何引导儿童进行社交互动、纠正刻板行为等,同时要给予家长情感支持,帮助家长应对照顾自闭症儿童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挑战。
青少年及成年早期的支持
教育支持:在学校教育方面,需要为高功能自闭症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例如在课堂上采用适合他们学习风格的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学习辅助工具,如视觉提示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学校可以提供社交技能小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与同龄人进行社交互动,提高社交能力。
职业康复训练:对于成年早期的高功能自闭症个体,职业康复训练是重要的环节。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如计算机操作、手工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独立生活和社会参与。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提供一些支持性的服务,如建立自闭症患者的活动中心,组织各种社交活动、文化活动等,让高功能自闭症个体有机会融入社区生活,拓展社交圈子,同时社区也可以提供一些就业支持、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高功能自闭症是一种需要长期关注和干预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需要针对性的干预和支持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改善他们的社交功能、减少重复刻板行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青少年、成年早期个体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在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环境中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全面、综合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