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鸣腹泻常见原因包括饮食因素(喂养不当、食物过敏)、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腹部着凉;观察要点有腹泻情况(大便次数、性状)和全身情况(精神状态、体温、脱水表现);处理原则包括非药物干预(调整饮食、腹部保暖、补充水分)及就医指征;不同年龄段(婴儿期、幼儿期)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婴儿肠道功能弱易脱水,幼儿饮食多样易过敏且要培养卫生习惯。
一、宝宝肠鸣腹泻的常见原因
(一)饮食因素
1.喂养不当
对于婴儿,若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不恰当,如摄入过多辛辣、油腻食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以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若奶粉冲调浓度不合适,过浓或过稀都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鸣腹泻。例如,奶粉冲调过浓会使宝宝摄入过多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超出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而过稀则不能满足宝宝能量需求,同时肠道内渗透压改变,引发腹泻,伴随肠鸣音活跃。
较大的宝宝添加辅食不规律,过早添加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添加大量肉类、坚果类等,宝宝肠道尚未发育完善,难以消化这些食物,就会出现肠鸣腹泻。
2.食物过敏
宝宝可能对牛奶蛋白、鸡蛋等食物过敏。以牛奶蛋白过敏为例,宝宝摄入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病原体,引发免疫反应,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出现肠鸣、腹泻症状,还可能伴有呕吐、皮疹等表现。
(二)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常见的引起宝宝腹泻的病毒之一。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宝宝肠道上皮细胞,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宝宝感染轮状病毒后,除了肠鸣腹泻外,还常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腹泻一般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病程通常有自限性,但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等并发症。
诺如病毒感染也较为常见,宝宝感染诺如病毒后,肠道受到刺激,出现肠鸣、腹泻,腹泻次数较多,可为稀便或水样便,同时可能伴有恶心、腹痛等症状,该病毒感染在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易暴发流行。
2.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宝宝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感染肠道后,在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损伤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肠鸣腹泻,大便可能带有黏液、脓血等,宝宝还可能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
沙门氏菌感染也是宝宝细菌感染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宝宝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沙门氏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引发肠道炎症,出现肠鸣、腹泻,大便多为黏液便或脓血便,病情严重程度因感染菌量等因素而异。
(三)腹部着凉
宝宝腹部保暖不当,如夜间踢被子等,导致腹部受凉,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后,蠕动加快,出现肠鸣音活跃,同时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发生腹泻。这种情况在季节更替时较为常见,尤其是夜间宝宝睡眠时,若没有做好腹部保暖,很容易出现肠鸣腹泻。
二、宝宝肠鸣腹泻的观察要点
(一)腹泻情况
1.大便次数
要记录宝宝每天腹泻的次数,正常宝宝大便次数相对稳定,若腹泻时次数明显增多,如母乳喂养的宝宝平时每天大便2-4次,突然增加到每天6次以上,就需要引起重视。
2.大便性状
观察大便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汤样便还是带有黏液、脓血等。例如,水样便提示肠道分泌功能亢进,蛋花汤样便常见于轮状病毒感染,带有黏液、脓血的大便多提示有肠道细菌感染等情况。
(二)全身情况
1.精神状态
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若宝宝精神萎靡、嗜睡,提示可能存在脱水等较为严重的情况。正常宝宝在腹泻时可能会稍有烦躁,但如果精神状态明显变差,需要及时就医。
2.体温
测量宝宝体温,看是否有发热情况。发热可能是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常伴有发热,不同年龄段宝宝发热的判断标准不同,一般3月龄以上宝宝肛温≥38℃或腋温≥37.5℃可视为发热,小婴儿可能发热不明显,但也要密切观察。
3.脱水表现
观察宝宝有无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眼窝凹陷、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例如,皮肤弹性差表现为用手指捏起宝宝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松手后皮肤回缩缓慢,提示脱水程度可能较明显,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加重。
三、宝宝肠鸣腹泻的处理原则
(一)非药物干预
1.调整饮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继续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吸收,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和保护物质,有助于宝宝肠道功能恢复。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考虑暂时更换为低敏配方奶粉,如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较大的宝宝要暂停添加新的辅食,已经添加的辅食要适当调整,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2.腹部保暖
给宝宝做好腹部保暖,可以使用肚兜等物品,避免腹部再次着凉。可以用温热的毛巾热敷宝宝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宝宝皮肤,一般温度保持在40℃左右即可,每次热敷10-15分钟,每天可热敷2-3次,有助于缓解肠道痉挛,减轻肠鸣腹泻症状。
3.补充水分
鼓励宝宝多摄入水分,预防脱水。对于小婴儿,可以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要按照说明书正确冲调,一般每袋冲调合适的水量后,根据宝宝的腹泻程度来补充。如果宝宝不愿意喝口服补液盐,可以适当喂一些温开水,但要注意避免一次喂过多引起呕吐。
(二)就医指征
1.腹泻严重
如果宝宝腹泻次数频繁,每天腹泻10次以上,或者大便呈大量水样便,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严重脱水表现时,需要立即就医。
2.伴随严重症状
宝宝出现高热不退(如体温持续超过38.5℃,且持续时间较长)、频繁呕吐、大便带有大量脓血等情况时,也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有严重的感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不同年龄段宝宝肠鸣腹泻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婴儿期(0-1岁)
1.特点
婴儿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饮食变化等更为敏感,喂养不当引起的肠鸣腹泻较为常见。同时,婴儿腹泻时更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因为婴儿体液调节功能较差。例如,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腹泻时,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很快就会出现脱水症状。
2.注意事项
喂养时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奶粉冲调要准确。在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臀部护理,因为婴儿腹泻时大便次数多,容易刺激臀部皮肤引起红臀,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抹护臀膏,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二)幼儿期(1-3岁)
1.特点
幼儿开始添加辅食,饮食多样性增加,食物过敏等因素导致的肠鸣腹泻相对增多。同时,幼儿好奇心强,可能会接触到不卫生的食物等,增加感染性腹泻的风险。例如,幼儿在外面玩耍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容易感染肠道病菌引起腹泻。
2.注意事项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在饮食上,要逐步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让幼儿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当幼儿出现肠鸣腹泻时,要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和大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