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颅脑损伤是头部受外力致头皮、颅骨、脑损伤,可分因交通事故、坠落等的原因及轻、中、重程度分类,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表现,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轻中重采取不同措施,预后与损伤程度、治疗等多因素相关,轻型预后较好,重型预后差且易留后遗症。

一、颅脑损伤的定义

颅脑损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作用所导致的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这些损伤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同时存在。

二、颅脑损伤的分类

(一)按损伤原因分类

1.交通事故伤: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头部受到车辆的撞击、摔落等外力作用而引发颅脑损伤,这在交通事故相关损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未规范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头盔的人群中风险更高,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且与交通环境、驾驶或乘车习惯等因素相关。

2.坠落伤:从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是导致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儿童可能因从高处跌落发生,老年人因平衡能力差等原因坠落风险相对较高,损伤程度与坠落高度、着地部位等有关。

3.打击伤:头部被钝器或锐器打击造成的损伤,如工地施工时头部被重物砸中,不同职业人群发生风险不同,从事高风险职业者需特别注意防护。

4.火器伤:战时多见,由枪弹或弹片等火器造成头部损伤,损伤情况复杂,常伴有严重的组织破坏。

(二)按损伤程度分类

1.轻型颅脑损伤:主要包括单纯脑震荡及轻度脑挫裂伤,患者通常有短暂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30分钟),可有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颅CT等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仅有轻微改变,一般预后较好,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等情况。

2.中型颅脑损伤:包含轻度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无颅内血肿,或颅内血肿量较小(如硬膜外血肿量小于30ml,硬膜下血肿量小于40ml),有意识障碍时间多在12小时以内,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可见相应的损伤表现,需要进行密切的病情监测和适当的医疗干预。

3.重型颅脑损伤:包括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量较大(硬膜外血肿量大于30ml,硬膜下血肿量大于40ml,脑内血肿量大于20ml),患者多有持续昏迷,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分在8分以下,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偏瘫、瞳孔改变等,头颅CT等检查可见严重的颅脑损伤表现,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包括维持生命体征、降低颅内压、手术治疗等。

三、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一)意识障碍

是颅脑损伤常见且重要的表现,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嗜睡、昏睡、昏迷等不同阶段。脑震荡患者多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30分钟;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则可能出现长时间的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反映了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例如昏迷程度越深,提示脑损伤越严重。

(二)头痛、呕吐

头痛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症状,可因颅内压增高、脑组织损伤等多种原因引起。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时,由于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例如,当颅内血肿形成导致颅内压进行性升高时,头痛会逐渐加重,呕吐也会频繁发生。

(三)瞳孔变化

正常瞳孔直径约3-4mm,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颅脑损伤后可能出现瞳孔大小、形状及对光反射的改变,如脑疝形成时,患侧瞳孔可先缩小后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因为脑疝导致动眼神经受压等病理改变所致。不同类型的颅脑损伤导致的瞳孔变化有所不同,对于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四)神经系统体征

可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例如,当大脑运动区受损时,可导致对侧肢体偏瘫;语言中枢受损可引起失语等。这些体征的出现取决于脑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通过神经系统体征的检查有助于明确脑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四、颅脑损伤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受伤的机制,包括受伤的时间、地点、受伤时的姿势、外力的大小和方向等,这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非常重要。例如,了解是交通事故中的哪种具体情况导致受伤,有助于推测可能的损伤部位和程度。同时,还需询问受伤后的意识变化、有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的发生及变化情况。

(二)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检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可能提示病情严重。例如,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的库欣反应。

2.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状态的评估(如GCS评分)、瞳孔检查、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射等方面的检查,通过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是诊断颅脑损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病变。例如,可清晰显示硬膜外血肿呈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硬膜下血肿呈新月形高密度影等,对于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头颅MRI:对于某些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后期的软化灶形成、弥漫性轴索损伤等,MRI比CT更具优势,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细微病变,但头颅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五、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

(一)轻型颅脑损伤

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止痛、对症药物缓解症状,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观察,症状可逐渐缓解。

(二)中型颅脑损伤

需要进行密切的病情监测,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的监测,同时可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对于有颅内血肿量较小但有进行性加重趋势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三)重型颅脑损伤

1.维持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患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有效的通气和氧供;维持循环稳定,积极处理休克等情况。

2.降低颅内压: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等,通过静脉输注甘露醇等脱水剂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3.手术治疗:对于有颅内血肿、颅骨骨折压迫脑组织等情况的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以清除血肿、解除颅内高压、修复颅骨等病变,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术后还需进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六、颅脑损伤的预后

颅脑损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预后较好,多数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及时治疗,部分可恢复良好,但可能遗留一些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长期昏迷、肢体瘫痪、智力障碍、癫痫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年轻患者相对老年患者预后可能较好,因为年轻患者的脑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是绝对的,还需结合具体的损伤情况等综合判断。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昏迷
昏迷是完全意识丧失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的危重症。昏迷的发生提示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摇晃宝宝的危害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摇晃宝宝可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影响视力、颈部受伤、引发癫痫等。 1.影响视力 摇晃宝宝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病变,从而影响宝宝的视力。 2.颈部受伤 宝宝的头部相对较重,而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剧烈摇晃宝宝时,可能会导致颈部受伤,甚至引起脑损伤。 3.引发
眼皮一直跳是什么原因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皮一直跳,可能是精神紧张、眼部疲劳、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 1.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眼睑痉挛。 2.眼部疲劳 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眼睑痉挛。 3.神经系统疾病 面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
后天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后天斜视的成因主要包括屈光异常、外伤、眼肌麻痹、神经系统疾病等。 1.屈光异常 如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这些视力问题可能导致眼睛调节异常,进而引发斜视。 2.外伤 颅脑或眼部受伤,例如眶壁骨折或脑损伤,可能影响眼外肌神经,导致斜视。 3.眼肌麻痹 病毒感染或炎症等可能导致眼肌麻痹,进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左下眼皮一直跳咋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左下眼皮一直跳可能是用眼过度、精神紧张、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所致。 1.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阅读、写作等,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左下眼皮一直跳。 2.精神紧张 压力过大、情绪激动、焦虑等,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左下眼皮一直跳。 3.眼部疾病 结膜炎、角膜炎、麦
右眼皮跳得厉害是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右眼皮跳得厉害可能是用眼过度、精神紧张、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所致。 1.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阅读、写作等,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右眼皮跳。 2.精神紧张 压力过大、情绪激动、焦虑等,可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右眼皮跳。 3.眼部疾病 角膜炎、结膜炎、麦粒肿等眼部疾病,
新生儿嗜睡正常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嗜睡通常是正常的。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充足的睡眠对于他们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然而,需要注意,虽然新生儿嗜睡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新生儿出现过度嗜睡、叫不醒、不吃奶、不哭闹等异常表现,可能是疾病导致的,比如低血糖、脑损伤等。 此外,
精神病的分类有哪些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的分类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1.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精神障碍通常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脑损伤、脑炎等因素导致的。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都属于此类。 2.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精神障碍则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而是由多种因素(如心理、
摔伤脑部后多久脑出血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摔伤脑部后多久脑出血,与摔伤程度有关。 如果脑部摔伤比较严重,多数情况下患者当时就会出现脑出血症状。如果脑部摔伤程度比较轻,患者可能3-4天才会有脑出血症状。此外,如果是脑部摔伤后,无血管以及脑组织损伤,患者通常不会出现脑出血症状。 患者摔伤脑部后,建议尽早去医院做颅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等,确
36周出生的宝宝会脑瘫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36周出生的宝宝是不是会脑瘫需要根据早产的原因、后期护理情况等进行分析。 36周出生的宝宝属于早产儿,如果由于胚胎质量不佳、感染等原因引起早产,或宝宝在分娩期间、分娩后护理不当,出现缺氧、脑外伤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脑组织的发育,引起脑瘫。如果宝宝胚胎发育期间较为健康,由于心理因素引起早产,出生后护理得
肌张力低是脑瘫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无法通过肌张力高低来判断患儿是不是脑瘫。 脑瘫患儿因颅脑损伤会出现肌张力低的表现,但是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也会导致肌张力低,所以单凭肌张力低无法判断患儿是不是脑瘫。如果患儿在肌张力低的同时伴有吞咽不协调、膝关节不能伸直、原始反射延缓等症状,则不排除脑瘫的可能。 家长可以考虑通过脑
脑损伤后如何急救
刘承勇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对于颅脑损伤发生以后,对于病人的急救是非常关键。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检查到底发生的伤情的部位在哪里,根据伤情严重情况进行急救,如果有外伤的出血、有流血,首先要进行包扎。另外检查有没有骨折、有没有脱位、有没有颈椎脱位情况,再通过简易的包扎以后,转运到医院。送到医院以后一定要进行CT筛查,颅骨有没有骨折、颅内有没有出血,有没有发生脑疝的情况。通过
导致脑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力作用、外伤,还有肿瘤侵袭,血管病侵袭和手术造成的副损伤,这个都可以造成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如果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脑外伤,脑外伤主要是包括,直接的暴力或者是间接的暴力,造成脑包括头皮颅骨和脑组织的损伤,这就叫颅脑损伤。
脑损伤有什么临床表现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我们常见的,主要包括意识的障碍,还有头痛、恶心、呕吐还有肢体功能和偏瘫了不能动了,还有就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就是呼吸、血压、包括心跳,都会有问题主要是这几类表现。颅脑损伤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我们常见的就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更多见一些,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又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损伤,不同的损伤,分型是有不同的
黄疸造成脑损伤的表现
张春梅 副主任医师
滕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黄疸对于脑损伤的表现一般多见于新生儿,如果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治疗不及时,胆红素容易沉积在新生儿的大脑基底核、苍白球等部位,宝宝有可能会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减退、神经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眼球震颤、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等临床表现。如果新生儿出生后长时间出现黄疸症状,需要积极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宝宝摔下床怎么判断有没有脑损伤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宝宝摔下床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判断是否存在脑损伤:第一、头部损伤多见于软组织损伤和颅内损伤。软组损伤多见皮肤红肿,但是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吃、喝、玩等生命体征比较稳定,但如果出现频繁呕吐、嗜睡以及精神反应差,需要考虑存在颅内出血或者头部骨折。第二、可以通过头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再对症治疗。
宝宝摔下床怎么判断有没有脑损伤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如果要判断有没有脑损伤,需要根据宝宝的临床表现来看。宝宝有没有出现短暂或者长期的昏迷,伴有颅内高压的症状,比如剧烈的恶心呕吐、头痛、剧烈哭闹、反应比较差。如果没有出现以上表现,说明宝宝是没有异常的,如果出现了异常表现,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有可能是颅脑损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