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登革热可从疾病定义与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措施、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

1.疾病定义与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接触传播、器官移植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较为罕见。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2.症状表现
患者感染后1-14天出现症状,常见高热、剧烈头痛、眼球疼痛、肌肉痛与骨关节痛,部分患者伴有皮疹、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及淋巴结肿大。重症病例可能引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3.预防措施
清除积水容器(如花盆、水桶)以减少蚊虫滋生;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使用含DEET成分的驱蚊剂;安装纱窗、蚊帐,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前往流行地区时加强防护,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4.治疗原则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退热、补液及纠正酸碱失衡,重症患者需液体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