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母乳性腹泻需要通过喂养调整、腹部按摩、药物干预等方法治疗。

1.喂养调整
先吸出前奶(含乳糖量高)20~30ml丢弃,再喂养后奶(脂肪含量高),可减少乳糖摄入量。临床观察显示,该方法可使70%的轻度腹泻婴儿症状缓解。减少高乳糖食物(牛奶、奶酪)摄入,增加低聚半乳糖(GOS)含量高的食物(洋葱、大蒜),可降低母乳中前列腺素E2浓度15%~20%。
2.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以指腹轻压肚脐周围,每次5分钟,每日3次,可促进肠蠕动节律化。功能性便秘婴儿研究证实,该方法可使排便费力发生率降低31%。
3.药物干预
仅当出现中度脱水(体重丢失>5%)、电解质紊乱(血钠<130mmol/L)或持续腹泻>2周时考虑药物干预。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内病原体及毒素发挥作用。
早产儿(胎龄<37周)因肠道屏障功能未成熟,腹泻期间需监测血气分析,当碱剩余(BE)<-5mmol/L时提示代谢性酸中毒,需静脉补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