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蚕豆病(G6PD缺乏症)的概率存在明显地域和人群差异,总体不算普遍,但在南方地区和特定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导致,患者接触蚕豆、某些药物后可能引发溶血。其发病率与遗传分布密切相关,在我国南方省份,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宝宝发病率约为3%-5%,部分地区甚至更高;而北方地区发病率较低,多在1%以下。从性别来看,男性宝宝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因为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仅需1条异常染色体就会发病,女性则需2条才会表现症状,因此临床中男性患儿占比超过90%。
此外,蚕豆病的发病还与种族相关,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人群中发病率也较高,我国少数民族(如壮族、彝族)发病率略高于汉族。虽然总体不算“多发”,但由于该病可能因饮食或用药诱发急性溶血,危及宝宝健康,因此在高发地区,建议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明确诊断后可通过避免诱因有效预防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