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治疗等。

1.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核心手段,需通过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急性期多采用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静脉注射;慢性期可能联合克林霉素、利福平口服,治疗周期延长至数月。对于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注意药物的使用需遵医嘱。
2.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是慢性骨髓炎的关键步骤,需彻底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及脓肿,术中可能联合持续灌洗引流术降低细菌负荷。若存在大段骨缺损,需采用自体髂骨或腓骨移植修复,术后配合外固定支架保护6-12个月。
3.辅助治疗
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组织氧分压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适用于顽固性骨髓炎或缺血性骨坏死。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影像学指标,出现红肿热痛加重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