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分为后路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等。

1.后路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患者取俯卧位,在腰部后正中做一较长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等,显露椎板和关节突。然后通过椎板间开窗或半椎板切除等方式,显露突出的椎间盘,将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摘除,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神经根和脊髓等重要结构。
2.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患者一般取俯卧位,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通过皮肤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将椎间孔镜插入椎间隙,利用内镜系统清晰观察椎间盘突出情况,然后用特殊的器械将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摘除。这种手术创伤小,通过特殊的通道进入,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
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同时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如有无出血、渗液等。对于老年患者和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更加密切观察,因为他们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术后1-3个月,可进行适度的腰背肌力量训练,如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动作,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