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总体死亡率约为2.1%-2.7%。
儿童和青少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死亡率极低,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更具活力,且新型冠状病毒对儿童机体的侵袭性相对较弱。而老年人尤其是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老年人,感染后死亡率明显升高。
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死亡率高于无基础病史的人群。以糖尿病患者为例,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病毒的复制和感染细胞的侵袭,同时糖尿病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影响患者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使得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易出现血糖难以控制、并发感染性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从而显著提高死亡率。
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率至关重要。例如,在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等重症表现时,能够迅速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采取综合的对症支持治疗等,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如果医疗干预不及时,患者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错失最佳救治时机,导致死亡率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