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肩周炎患者需注重日常养护,急性期以休息为主,避免提重物、过度拉伸肩部等动作,防止炎症加重。缓解期可进行适度肩部活动,如钟摆运动、爬墙练习,但需循序渐进,避免暴力运动造成二次损伤。同时注意肩部保暖,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或加重疼痛。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缓解炎症与疼痛。若夜间痛影响睡眠,可短期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外用药方面,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可局部渗透,减轻软组织肿胀。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3、物理治疗
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热疗可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冷敷适用于急性期肿胀明显时。超声波、冲击波治疗能深层松解粘连组织,缓解肌肉痉挛。康复科的专业推拿、牵引也可改善关节活动度,但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4、中医治疗
针灸选取肩髃、肩髎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止痛活血。中药内服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蠲痹汤加减。艾灸、拔罐等外治法能温经散寒,对寒湿型肩周炎效果显著。中医治疗需结合体质辨证,避免盲目用药。
5、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肩关节严重粘连或合并肩袖撕裂的患者,关节镜微创手术可清理炎症组织、松解粘连带。若存在骨性结构异常,如喙突撞击综合征,需行开放手术矫正。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防止再次粘连。
肩周炎治疗需综合个体情况选择方案,若肩部疼痛持续加重、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或出现夜间痛醒、肌肉萎缩等情况,应及时前往骨科或康复科就诊,通过X线、MRI等检查明确病情,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