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休息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患儿需隔离2-3周,避免交叉感染,这是因为肠道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给其他儿童,隔离能有效控制病毒传播范围。
2.清淡饮食
给患儿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对口腔黏膜等造成进一步刺激,因为患病期间患儿口腔可能存在疱疹或溃疡,刺激性食物会加重不适。
3.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于口腔疱疹或溃疡较严重的患儿,可使用康复新液等促进黏膜修复。
二、对症治疗
1.发热处理
如果患儿体温低于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擦浴部位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
2.皮疹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防止继发感染。对于皮疹处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等,炉甘石洗剂有收敛、止痒的作用,能减轻患儿因皮疹瘙痒带来的不适。
三、抗病毒治疗
对于重症患儿或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患儿,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等,但一般普通患儿不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一般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程为7-10天。
但具体痊愈时间会因患儿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患儿的免疫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如果是轻症患儿,没有出现并发症,经过上述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后,7-10天可痊愈;而对于少数病情较重的患儿,如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并发症的患儿,病程会延长,可能需要2-3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痊愈,而且病情较重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住院治疗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