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会有消化道症状、全身表现及其他表现,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全身表现有头晕乏力、心慌、血压下降;其他表现为黑便,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特点及表现。
一、消化道症状
1.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对于有基础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的人群,胃出血前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的隐痛、胀痛或烧灼感等不适。例如,胃溃疡患者通常有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在胃出血前可能疼痛性质会发生变化,疼痛程度可能加重或更频繁。长期饮酒、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本身胃黏膜易受损,若出现上腹部持续或反复的不适,需警惕胃出血可能。
对于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同时伴有上腹部相关区域的异常表现,也要考虑胃部问题导致胃出血前的可能症状。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但如有先天胃部发育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2.恶心、呕吐
胃出血前,血液刺激胃黏膜,可引起恶心、呕吐症状。如果呕吐物为咖啡色样物质,多提示胃内有出血,血液经过胃酸作用后变色。有胃部疾病的成年人,如胃炎患者,在胃出血前可能先出现恶心,随后呕吐出含有血液成分的物质。
儿童出现恶心、呕吐时,家长需格外注意呕吐物的性状。如果是婴幼儿,呕吐物带有暗红色或咖啡色内容,可能是胃出血前的表现,需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不能忽视。
3.呕血
当胃内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呕血症状。出血量较少时,呕血可能为少量暗红色血液或咖啡渣样物;出血量较多时,可呕出鲜红色血液。有胃溃疡病史的中老年人,若出现呕血,高度提示胃出血可能。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人群,这类药物易损伤胃黏膜,也可能在胃出血前出现呕血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器官功能衰退,胃出血时呕血表现可能不典型,更需密切观察。儿童呕血极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往往提示病情较严重,可能是先天性胃部血管畸形等原因导致,需立即就医。
二、全身表现
1.头晕、乏力
胃出血后,由于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症状。同时,机体处于缺血状态,会感到乏力。对于有慢性胃病的成年人,若突然出现头晕、乏力且休息后不缓解,要考虑胃出血导致失血引起的可能。
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基础,胃出血时更容易出现头晕、乏力,且可能伴有心悸等表现。儿童一般较少出现头晕、乏力作为胃出血前的首发表现,但如果是较大儿童因外伤等导致胃部损伤引起出血,也可能出现此类全身症状。
2.心慌
失血引起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供血,会加快搏动,从而导致心慌感。有胃部疾病的人群,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胃出血前可能会感觉到心慌,尤其是在活动后心慌症状可能更明显。
对于妊娠期女性,如果出现心慌,同时伴有胃部不适,也需要排查胃出血的可能,因为妊娠期身体处于特殊状态,胃出血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影响。
3.血压下降
胃出血量较大时,会导致血压下降。在胃出血早期,机体可能会通过代偿机制维持血压,但随着出血量增加,血压会逐渐降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胃出血时血压变化可能较为复杂,需密切监测血压。对于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较差,胃出血时血压下降可能更为迅速和明显,要及时采取措施。
三、其他表现
1.黑便
胃内出血后,血液经过肠道消化,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变黑,表现为黑便,且粪便呈柏油样,质地黏稠。有胃溃疡、胃炎等病史的人群,若出现黑便,要考虑胃出血的可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如华法林,本身有出血风险,出现黑便时需高度警惕胃出血。
儿童黑便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吞食异物导致胃部损伤出血,也可能出现黑便,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粪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