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可通过呼吸、发音、构音、节奏等训练改善说话功能,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利用电子音量计等的发音训练、唇部和舌部运动的构音训练、利用节拍器或唱歌的节奏训练,还需综合训练并在日常应用强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以提升生活质量。
一、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帕金森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凹陷,速度要慢而均匀。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这种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为说话提供充足的气息支持,因为帕金森患者常存在呼吸浅快的问题,影响说话时的气流控制。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要注意训练时的舒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二、发音训练
1.音量训练:可使用电子音量计辅助,让患者从较小音量开始说话,逐渐增加音量,使其说话音量达到正常范围的中值水平。例如,先让患者用平时说话1/3的音量开始,然后逐步提高到正常音量的60%、80%等。对于有认知障碍的帕金森患者,可能需要家属在旁引导,通过示范等方式帮助其理解音量增加的目标。
2.音调训练:引导患者通过改变声带的紧张度来调整音调。可以让患者发出不同音调的“啊”音,从低音调开始,逐渐向高调转换,反复练习。比如先从低沉的“啊”开始,然后慢慢升高音调,每次训练15-20分钟。对于年轻的帕金森患者,可利用其对音乐节奏的感知来辅助音调训练,如随着简单节奏的音乐哼唱,感受不同音调的变化。
三、构音训练
1.唇部运动训练:进行撅唇、咧嘴、抿唇等动作训练。撅唇时尽量使嘴唇向外突出,保持5秒钟后放松;咧嘴时将嘴角向两侧尽量拉开;抿唇时用力将嘴唇向里收。每次每种动作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对于手部活动受限的帕金森患者,家属可帮助其进行唇部运动,确保动作到位。
2.舌部运动训练:包括伸舌、缩舌、舔唇、绕唇等动作。伸舌时尽量将舌头伸出口外,保持一定时间后缩回;缩舌时将舌头尽量缩回口腔内;舔唇是用舌头舔上下嘴唇的外部;绕唇是让舌头在嘴唇外侧绕圈。每种动作每次练习10次左右,每天进行3次。对于有吞咽困难的帕金森患者,舌部运动训练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误吸等情况。
四、节奏训练
1.利用节拍器:设置合适的节拍,让患者跟随节拍进行说话训练,如按照每分钟60-100拍的节奏说话。可以从简单的短语开始,如“你好”“早上好”等,逐渐过渡到较长的句子。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选择患者熟悉的短语进行训练更易接受。
2.唱歌训练:让患者唱一些熟悉的歌曲,通过唱歌来改善说话的节奏。唱歌时的节奏相对固定,有助于患者掌握有规律的节奏,进而应用到日常说话中。比如选择一些节奏较慢、旋律简单的歌曲让患者跟唱,每次唱歌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年轻帕金森患者可能对流行歌曲更感兴趣,可选择其喜欢的流行歌曲进行训练。
五、综合训练与日常应用
1.综合训练结合:将呼吸、发音、构音、节奏训练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每次训练时间可控制在30-45分钟,每天进行1-2次。例如先进行5分钟的呼吸训练,接着10分钟的发音和构音训练,最后15分钟的节奏训练。
2.日常应用强化: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应用训练所学,如在与家人交流、购物等日常活动中,自觉运用训练中改善的呼吸、发音、构音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帕金森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始终以提高患者的说话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例如,对于年轻且病史较短的帕金森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而对于老年且病史较长、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则要以保证安全和舒适度为首要原则进行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