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浸润癌的诊断需通过多方面进行,包括询问病史与症状、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活检及影像学检查等,病史与症状询问关注年龄生育史及症状表现;妇科检查包括肉眼观察和触诊;宫颈细胞学检查用TCT初步筛查;HPV检测查高危亚型;阴道镜下可疑部位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影像学检查如超声、MRI、CT辅助了解病变范围及转移情况。
一、病史与症状询问
年龄与生育史:不同年龄段女性患宫颈浸润癌风险有差异,育龄期女性需关注是否有异常妊娠、分娩史等,例如有多次流产或早产史的女性,宫颈可能受到一定损伤,增加患病风险;绝经后女性也不能忽视相关症状排查。
症状表现:留意患者是否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宫颈病变,但需进一步检查明确。
二、妇科检查
肉眼观察:通过阴道窥器暴露宫颈,观察宫颈的外观,看是否有赘生物、溃疡、菜花样改变等异常情况。例如,部分患者宫颈可能呈现出典型的外生型癌灶,表现为向外生长的赘生物,质地较脆,易出血。
触诊:触摸宫颈的质地、大小等,了解宫颈是否有变硬、弹性改变等情况,判断宫颈周围组织是否受侵犯等。
三、宫颈细胞学检查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采用特制采样器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经处理后制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它可以发现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如发现异常鳞状上皮细胞等,对宫颈病变有初步筛查作用。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TCT检查,尤其是30岁以上女性应作为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四、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HPV分型检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浸润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通过采集宫颈标本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及具体亚型。例如,HPV16、HPV18等高危亚型与宫颈浸润癌的相关性较高。若HPV检测阳性,尤其是高危型持续阳性,需进一步进行阴道镜等检查。
五、阴道镜检查
检查原理:阴道镜可将宫颈局部放大,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的变化。当宫颈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发现异常时,需进行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若发现宫颈病变可疑部位,可在可疑部位取活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例如,若阴道镜下看到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等异常图像,提示可能有病变,需要在这些可疑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六、宫颈组织活检
活检取材:在阴道镜引导下,对宫颈可疑病变部位进行多点活检,或对宫颈病变明显处进行活检。将取得的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浸润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组织学类型等,如镜下观察到癌细胞浸润间质等特征即可确诊为宫颈浸润癌。对于一些可疑病变但一次活检阴性的情况,可能需要重复活检以明确诊断。
七、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包括经阴道超声和经腹超声等。经阴道超声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宫颈的形态、大小以及宫颈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助于判断宫颈病变是否有宫旁组织侵犯等情况。例如,可发现宫颈肿块的大小、位置等,但对于早期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特异性相对有限,更多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了解病变范围。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精确地显示宫颈病变的范围、浸润深度以及与周围组织如子宫、膀胱、直肠等的关系,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判断宫颈浸润癌是否有深层浸润、周围组织转移等情况,MRI具有较高的价值。例如,可清晰显示宫颈肿瘤对间质的浸润深度以及是否侵犯邻近器官等。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评估宫颈浸润癌有无远处转移有一定帮助,如了解盆腔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肺转移等情况,但一般不是宫颈浸润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多在需要排查远处转移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