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包括细菌性、滴虫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别有不同症状表现;宫颈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多无症状或有阴道分泌物等症状,慢性多无症状或有少量分泌物等;盆腔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有下腹痛伴发热等症状,慢性有下腹坠胀疼痛等症状,各有不同易感人群及可能引发的后遗症等情况。
一、阴道炎相关症状
(一)细菌性阴道炎
多见于育龄女性,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状,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会加重。这是因为厌氧菌繁殖产生胺类物质所致。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瘙痒症状,但也有少部分会出现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对于有性生活的育龄女性,若出现上述阴道分泌物异常及气味改变等情况需警惕,而绝经后女性由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易患细菌性阴道炎,症状可能类似,但需注意与其他阴道炎鉴别。
(二)滴虫性阴道炎
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性交痛。此外,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并能阻碍乳酸生成,影响精子在阴道内存活,可致不孕。
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尤其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更易感染。妊娠期女性感染滴虫性阴道炎可能引起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需积极诊治。
(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灼痛,部分患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特点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瘙痒症状明显,严重时坐立不安,以夜间更为明显。部分患者有外阴部灼热痛、性交痛以及排尿痛,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及前庭导致疼痛。
多见于育龄女性,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者、妊娠女性等为易感人群。妊娠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易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且症状可能较非妊娠女性更严重。
二、宫颈炎相关症状
(一)急性宫颈炎
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
性活跃的年轻女性多见,若有高危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情况更易发生急性宫颈炎。而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落,宫颈易受其他病原体感染引发炎症,但相对年轻女性症状可能不典型。
(二)慢性宫颈炎
多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不适。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糜烂样改变、肥大、息肉、纳氏囊肿等表现。
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性生活频繁、流产、分娩等导致宫颈损伤的女性更易患慢性宫颈炎。
三、盆腔炎相关症状
(一)急性盆腔炎
发病时下腹痛伴发热,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若有腹膜炎,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如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
多见于性活跃的育龄女性,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若盆腔炎未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等后遗症。
(二)慢性盆腔炎
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可有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等。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白带增多、不孕等表现。
既往有急性盆腔炎病史者易发生慢性盆腔炎,部分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病史,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盆腔炎起病隐匿,症状较轻,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