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多样,胸导联电压增高,男性及青年人群左胸导联R波增高,V1导联S波变深,V5导联R波与V1导联S波振幅之和男性>4.0mV、女性>3.5mV;ST-T改变,以R波为主导联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05mV,老年人群更明显,以R波为主导联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女性有其特点;QRS波群时间轻度延长不超0.11s;约一半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轴左偏在-30°~-90°;I、aVL导联可出现增深q波,I导联q波≥0.15mV;有高血压病史者表现更典型,有冠心病病史者表现更复杂。
一、电压增高相关表现
(一)胸导联电压增高
1.男性及青年人群情况:左胸导联(V5、V6)的R波增高,男性V5或V6导联R波振幅>2.5mV,青年人群也可参考此标准,R波增高提示左心室心肌增厚,心肌除极时间延长,导致R波振幅增大。
2.右胸导联与左胸导联对比情况:V1导联的S波变深,V5导联R波振幅与V1导联S波振幅之和,男性>4.0mV,女性>3.5mV,这是因为左心室肥大时,心室除极综合向量向左、向后增大,使得右胸导联S波加深,与左胸导联R波形成电压差增大的表现。
二、ST-T改变相关表现
(一)ST段改变
1.ST段压低情况: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呈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05mV,这是由于左心室肥大时,心肌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心内膜下心肌复极延迟,导致ST段发生改变,提示心肌供血相对不足。
2.不同年龄人群差异:在老年人群中,左心室肥大伴发ST段压低可能更明显,因为老年人常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心肌供血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加重了心肌的氧供需矛盾,使得ST段压低更易出现。
(二)T波改变
1.T波低平或倒置情况: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如V5、V6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T波改变是心肌复极异常的表现,左心室肥大时心肌纤维伸展,复极不一致,从而引起T波的改变,提示心肌细胞代谢和电活动的异常。
2.性别对T波改变的影响:女性左心室肥大患者出现T波改变的表现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女性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使得T波改变在女性左心室肥大患者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特点,但本质上都是心肌复极异常的体现。
三、QRS波群时间延长相关表现
左心室肥大时QRS波群时间可轻度延长,一般不超过0.11s,这是因为左心室心肌增厚,除极时间延长,导致QRS波群时限轻度增加,反映了心室除极过程的变化。
四、心电轴左偏相关表现
约有一半左右的左心室肥大患者可出现心电轴左偏,一般在-30°~-90°之间,心电轴左偏是由于左心室除极向量向左下偏移,使得额面QRS心电轴发生左偏,是左心室肥大在心电轴方面的常见表现之一。
五、其他相关表现
(一)q波改变
在I、aVL导联可出现增深的q波,尤其是I导联q波≥0.15mV,这是因为左心室肥大时,左心室壁增厚,心肌除极向量增大,导致I、aVL导联的q波发生改变,可能是心肌增厚后除极起始向量变化所致。
(二)不同病史人群的特殊表现
1.有高血压病史人群:若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会更典型,因为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脏,使得左心室长期处于压力负荷过重状态,心肌不断肥厚,心电图上电压增高、ST-T改变等表现会更显著,电压增高的程度可能更明显,ST-T改变也更易出现且程度可能更深。
2.有冠心病病史人群:左心室肥大合并冠心病时,心电图表现会更加复杂,除了左心室肥大本身的表现外,可能会掩盖或加重冠心病的心电图改变,ST-T改变可能更不典型,需要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因为冠心病本身就存在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增加了心肌的氧耗,使得心肌缺血情况更加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