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膜炎的引起原因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及其他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新型隐球菌)感染;症状有一般症状(发热、头痛、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颈项强直、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等)。
一、急性脑膜炎的引起原因
(一)细菌感染
1.肺炎链球菌: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肺炎链球菌可侵入脑膜引发感染。例如,儿童在冬季或春季,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免疫力暂时降低,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引起急性脑膜炎。
2.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军营等易造成传播。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受到感染,该菌感染后会迅速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
3.流感嗜血杆菌: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小儿急性脑膜炎,随着疫苗的接种,其发病率已有所降低,但在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仍有发生。
(二)病毒感染
1.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夏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较易感染肠道病毒引发急性脑膜炎。
2.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该病毒可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被激活,侵犯脑膜导致炎症。
3.腮腺炎病毒:腮腺炎患者有时可并发脑膜炎,多见于儿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腮腺炎流行季节,未患过腮腺炎的儿童接触患者后易被感染并发脑膜炎。
(三)其他病原体感染
1.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属于较为特殊的类型,多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如肺结核等)经血行播散至脑膜引起。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更容易发生结核性脑膜炎。
2.新型隐球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隐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膜引发感染。
二、急性脑膜炎的症状
(一)一般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以上,儿童发热较为常见且体温波动可能较明显。例如,婴儿患急性脑膜炎时,体温可能迅速升高,且由于婴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但仍可通过测量体温发现异常。
2.头痛:是急性脑膜炎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较为剧烈,可呈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头痛的程度,但会通过异常的行为来体现不适。
3.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当脑膜发生炎症时,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呕吐。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但儿童由于颅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症状相对成人可能不典型,但呕吐也是常见表现之一。
(二)神经系统症状
1.颈项强直:脑膜受刺激后引起颈部肌肉僵硬,颈部活动受限,尤其是低头时下巴难以贴近胸部。儿童检查颈项强直时可能表现为拒绝低头等。
2.意识障碍:病情较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儿童发生意识障碍时,可能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呼唤无应答等。例如,严重的急性脑膜炎患儿可能从原本活泼好动变得安静少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
3.惊厥: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等。这是由于脑部炎症刺激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在儿童急性脑膜炎中,惊厥是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之一,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进一步脑损伤。
4.脑膜刺激征:除颈项强直外,还包括克氏征阳性(屈髋伸膝试验阳性)和布氏征阳性(屈颈时下肢屈曲)等,这些体征是脑膜受炎症刺激的典型表现。儿童检查脑膜刺激征时可能因不配合等因素增加操作难度,但仍可通过专业的检查方法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