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相关指标中,血清淀粉酶发病2-12小时升高、24小时达峰、48小时后下降,超正常值3倍以上对急性胰腺炎有诊断价值但其他病也可致其升高,尿淀粉酶发病12-24小时升高、下降慢,受肾功能影响大;脂肪酶相关指标里,血清脂肪酶发病24-72小时升高、幅度大、持续久,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特异性较高;其他相关生化指标中,CRP升高程度与胰腺炎严重程度相关,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炎症反应表现需鉴别,重症胰腺炎患者血钙降低且低于2mmol/L提示预后不良。
一、淀粉酶相关指标
1.血清淀粉酶
意义:血清淀粉酶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对急性胰腺炎有诊断价值。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清淀粉酶的异常升高与胰腺的炎症损伤导致淀粉酶释放入血有关。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清淀粉酶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所以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血清淀粉酶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生理特点来确定正常范围,并且在诊断时要考虑儿童的病史、症状等综合因素。
2.尿淀粉酶
意义: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较慢,持续1-2周。尿淀粉酶升高对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帮助,但不如血清淀粉酶灵敏。因为尿淀粉酶受肾功能等因素影响较大,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尿淀粉酶的排泄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在判断尿淀粉酶结果时需要考虑肾功能情况,结合血清淀粉酶等其他指标来综合评估是否存在胰腺炎。
二、脂肪酶相关指标
1.血清脂肪酶
意义: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升高幅度较大,持续8-14天。血清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尤其是对于就诊较晚的患者,血清脂肪酶的检测更有价值。有研究显示,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升高与胰腺脂肪酶的释放相关,其特异性高于血清淀粉酶,因为其他疾病引起血清脂肪酶升高的情况相对较少。对于妊娠期女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同样可以作为诊断参考,但需要考虑妊娠期生理变化对酶学指标的影响,同时要结合产科情况综合判断胰腺炎的病情和处理方式。
三、其他相关生化指标
1.C反应蛋白(CRP)
意义:CRP在胰腺炎患者中常升高,并且其升高的程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迅速升高。例如,重症胰腺炎患者往往CRP明显升高,可用于评估胰腺炎的病情轻重。对于肥胖患者患胰腺炎的情况,CRP的升高可能受到肥胖本身炎症状态的一定影响,但在评估胰腺炎病情时,仍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结合其他指标来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2.白细胞计数
意义:胰腺炎患者常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一般在(10-20)×10/L之间,若合并感染则可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是机体炎症反应的表现,但需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引起白细胞升高的疾病相鉴别。对于儿童胰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的变化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生理状态与成人不同,过高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提示更严重的感染或炎症反应,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并发症。
3.血钙
意义: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血钙降低,血钙降低程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当血钙低于2mmol/L时,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血钙降低的机制可能与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钙皂,导致血钙消耗有关。对于老年胰腺炎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钙代谢的变化,在出现血钙降低时,需要考虑是否由胰腺炎引起,同时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合并的其他影响钙代谢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等,综合分析血钙降低的原因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