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有典型症状如胸痛(多发作性压榨闷痛等,超30分钟,休息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年龄大、女性表现可能不典型)、全身症状(疼痛后24-48小时发热等,老年人、有基础病者表现可能不典型);有不典型症状如胃肠道症状(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老年人易不典型)、放射性疼痛(部位多样易误诊,女性、老年表现可能不典型)、呼吸困难(心功能差、肥胖者表现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症状特点,老年患者约1/3无明显胸痛,以其他为首发表现;糖尿病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女性患者症状不同且就诊晚。
一、典型症状
1.胸痛: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发作性的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放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例如,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约90%的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且疼痛特点符合上述表现。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痛觉神经反应可能相对迟钝,胸痛表现可能不典型;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症状有时可能不如男性典型,更容易被忽视。
2.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发热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持续约一周。这是由于心肌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全身反应。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全身症状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而表现不典型。
二、不典型症状
1.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胃肠道症状,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这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时,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导致胃肠道反应。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可能更易出现不典型的胃肠道症状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表现;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就相对较弱,胃肠道症状可能掩盖心肌梗死的真正病情。
2.放射性疼痛:除了向左肩、左臂放射外,还可能放射至颈部、下颌、牙齿等部位,表现为颈部紧缩感、下颌疼痛、牙痛等,而这些部位本身的疾病症状可能会干扰对心肌梗死的判断。女性患者有时放射性疼痛可能更不典型,疼痛部位不固定,容易造成误诊;老年患者由于感觉神经退化,放射性疼痛的感知可能不明显。
3.呼吸困难: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等表现。这是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淤血引起。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如本身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肥胖人群由于心肺功能相对受限,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容易被察觉,但也可能因为肥胖因素而被忽视是心肌梗死引起的。
三、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心肌梗死的症状往往不典型,约1/3的老年患者无明显胸痛,而以心力衰竭、休克、晕厥等为首发表现。这是因为老年人痛觉阈值升高,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症状相互干扰。例如,有的老年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意识模糊、精神萎靡,容易被误认为是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在护理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时,需要更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不典型症状。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常不典型,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痛觉传入神经受损。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气短、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时,就需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不能仅根据是否有胸痛来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梗死。
3.女性患者: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与男性有所不同,除了不典型胸痛外,还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女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时间往往较晚,延误治疗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与女性对心肌梗死症状的认知不足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加强对女性群体心肌梗死症状的科普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