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包括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失神发作(小发作)、局灶性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前期婴幼儿表现不典型,发作期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收缩后转为阵挛,脑电图有全脑同步高幅棘波等改变;失神发作分典型和不典型,典型突然意识丧失、持续数秒、对发作无回忆,脑电图有3Hz棘慢波综合,不典型意识障碍及恢复缓慢、肌张力改变明显,脑电图有较慢棘慢波等;局灶性发作分单纯和复杂,单纯运动性发作局部抽搐不伴意识障碍、感觉性发作躯体感觉异常,脑电图有局灶性异常放电,复杂局灶性发作伴意识障碍及自动症,脑电图有病灶区异常放电,脑炎患儿发作需考虑病灶相关脑区。
一、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1.发作前期表现
部分患儿在发作前可能无明显先兆,而年长儿可能会有感觉异常,如躯体某部位的麻木感、刺痛感等,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从年龄因素来看,婴幼儿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发作前期表现往往不典型。对于有既往脑炎病史的患儿,再次出现抽搐时更要密切观察。
脑电图检查可能会有一些异常波出现,在发作前期可能就会有轻度的慢波等改变,但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发作期表现
突然意识丧失,接着出现全身性肌肉强直收缩,头后仰,双眼上翻或凝视,口部先强张而后紧闭,可能会咬破舌头,同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后转为阵挛期。阵挛期表现为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抽动,频率逐渐减慢,持续时间一般为1-3分钟,然后发作停止,患儿进入昏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年龄的患儿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的阵挛可能相对不那么规律,幅度较小。
发作期的脑电图呈现典型的全脑同步的高幅棘波、棘慢波综合等改变,这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导致的。
二、失神发作(小发作)
1.典型失神发作表现
儿童期发病较多,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是其主要特点。患儿正在进行的活动突然停止,双眼凝视前方,呼之不应,手中持物可能会掉落,持续数秒(一般5-20秒)后意识恢复,继续原来的活动,但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对于有脑炎病史的儿童,需要警惕脑炎复发导致的失神发作。
脑电图表现为双侧对称、同步的3Hz棘慢波综合,这是失神发作的典型脑电图特征。在脑炎患儿中,如果出现这种脑电图改变,结合临床症状,要高度考虑脑炎相关的癫痫样放电。
2.不典型失神发作表现
意识障碍发生及恢复过程比典型失神发作缓慢,肌张力改变较为明显,可能伴有肌阵挛或肌张力低下。例如,患儿意识丧失的过程相对较长,从开始到完全丧失意识可能需要几秒钟,恢复意识时也比较缓慢。在年龄较小的患儿中,不典型失神发作更容易被忽视,因为其活动本身就相对较少,发作时的表现可能被误认为是正常的发呆等情况。脑电图表现为较慢的棘慢波或尖慢波,频率多在1.5-2.5Hz。
三、局灶性发作
1.单纯局灶性发作
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如一侧肢体的抽搐,可从手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上肢、面部等。抽搐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但如果放电扩展,可能发展为全身性发作。对于脑炎患儿,局灶性运动性发作可能提示病灶在大脑的局部区域,如额叶、顶叶等部位。脑电图在发作期可记录到病灶区的局灶性棘波、尖波等异常放电。
感觉性发作:表现为躯体感觉异常,如一侧肢体的麻木感、针刺感、触电感等。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无法准确描述感觉异常,但会表现出相应部位的不适反应,如搔抓相应部位等。脑电图可在感觉异常对应的大脑皮质区域记录到局灶性的异常放电。
2.复杂局灶性发作
除了有局灶性发作的表现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患儿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对周围环境的接触能力减退,同时可能伴有自动症,如反复咂嘴、咀嚼、舔舌、摸索等无意识的动作。脑炎患儿出现复杂局灶性发作时,要考虑脑炎累及颞叶等与复杂局灶性发作相关的脑区。脑电图在发作期可见颞叶等病灶区的棘波、尖波或棘慢波等异常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