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斗鸡眼即内斜视,成因有先天性、假性及不良用眼习惯等,非手术矫正有光学矫正(戴镜、三棱镜)和视功能训练(遮盖、精细目力);手术矫正需选时机,原理是调整眼外肌,特殊人群要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
一、原因分析
小孩斗鸡眼即内斜视,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先天性因素如眼外肌发育异常等;后天因素可能有宝宝的鼻根部较宽,从外观上看好像是斗鸡眼,这属于假性内斜视;还有可能是孩子长期不良的用眼习惯,比如近距离过度用眼等导致。
二、非手术矫正方法
1.光学矫正
佩戴眼镜:如果是屈光不正引起的内斜视,需要进行验光检查,确定准确的屈光度数后佩戴合适的眼镜。例如,对于远视性屈光不正导致的内斜视,佩戴合适的远视眼镜可以矫正屈光不正,从而改善斜视情况。一般需要定期进行验光复查,根据孩子的屈光状态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三棱镜矫正:对于一些小角度的内斜视,可以佩戴三棱镜来矫正眼位。三棱镜可以通过折射光线,使双眼看到的物像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位置趋于一致,从而减轻斜视带来的视觉紊乱。但三棱镜矫正一般是暂时的缓解措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综合考虑。
2.视功能训练
遮盖疗法:适用于单眼视力较差的患儿。通过遮盖视力较好的眼睛,强迫患儿使用视力较差的眼睛,以促进弱视眼的发育,同时矫正斜视。例如,每天遮盖视力好的眼睛一定时间,如3-6小时不等,具体时间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而定。在遮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被遮盖眼的视力变化以及斜视情况的改善程度,同时要防止被遮盖眼发生遮盖性弱视。
精细目力训练:让孩子进行一些精细的活动来锻炼眼部肌肉的协调能力。比如使用串珠子、穿针等活动,每天坚持一定时间。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眼部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改善斜视。在进行精细目力训练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物品和合适的难度,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进行调整,确保孩子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训练。
三、手术矫正方法
1.手术时机选择
一般来说,如果内斜视比较明显,影响外观或者已经出现双眼视觉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先天性内斜视,通常建议在1-2岁时进行手术;对于后天性内斜视,需要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来决定手术时机,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且斜视度数稳定,也可以考虑手术。
2.手术原理
手术的原理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长度和位置,来改变眼球的运动方向,从而矫正斜视。例如,对于内斜视,如果是内直肌过于发达导致的,可能会适当减弱内直肌的力量,或者加强外直肌的力量,使双眼的眼位恢复正常。手术是一种有创操作,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对于儿童),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外肌功能等各项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对于婴幼儿时期发现的斗鸡眼,由于孩子的眼部发育还不完善,在矫正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眼部情况,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在进行任何矫正措施时,都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孩子的舒适度和眼部健康为首要考虑因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进行视功能训练等矫正方法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对于较大的儿童,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积极配合矫正治疗。
2.生活方式因素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用眼生活方式,避免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手机等。要控制孩子的用眼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让孩子休息一下眼睛,看看远处,放松眼部肌肉。同时,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能够接触到充足的自然光,这有助于眼部的正常发育和斜视的矫正。
3.病史因素
如果孩子有其他眼部病史或者全身性疾病史,在进行斗鸡眼矫正时需要特别注意。例如,如果孩子有先天性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需要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然后再考虑斜视的矫正。在治疗过程中,要将孩子的整体病史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和安全的矫正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