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是常见眼科疾病,因泪液量、质或动力学异常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有泪液分泌不足和蒸发过强等发病机制,有干涩感等临床表现,通过泪液分泌试验等诊断,可通过人工泪液等治疗,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预防。
一、定义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异常、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二、发病机制
1.泪液分泌不足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泪腺功能逐渐衰退,泪液分泌量减少,是老年人易患干眼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研究发现,65-74岁人群中干眼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内分泌因素: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泪液分泌。如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
2.泪液蒸发过强
生活方式: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频率减少,泪液蒸发增加。据统计,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4小时的人群,干眼症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约30%。
眼部解剖因素: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导致泪液蒸发过强的常见原因。睑板腺分泌的油脂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睑板腺分泌异常,油脂分泌减少或质量改变,会使泪膜稳定性下降,引发干眼症。
三、临床表现
1.眼部症状
干涩感:患者常自觉眼睛干涩,尤其是在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
异物感:眼睛有异物摩擦感,好像有沙子等异物在眼中。
烧灼感:部分患者会感到眼睛有灼烧样的不适。
视物模糊: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视力波动较为明显。
2.其他症状
视疲劳:由于泪膜不稳定,眼睛调节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容易出现视疲劳,表现为眼胀、眼痛等。
畏光:在光线较强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畏光的症状,不愿意处于强光环境下。
四、诊断方法
1.泪液分泌试验
检测方法:用滤纸检测泪液分泌量,将定量滤纸放置在下睑结膜囊内,5分钟后取出,测量滤纸被泪液浸湿的长度。正常范围为10-15mm,小于10mm为泪液分泌减少。
年龄性别影响:老年人泪液分泌本身减少,所以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可能相对较低;女性在特殊时期如月经期、更年期等,泪液分泌试验结果也可能有一定变化。
2.泪膜破裂时间(BUT)
检测方法:通过荧光素染色后,利用裂隙灯观察泪膜破裂的时间。正常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小于10秒提示泪膜稳定性下降。
生活方式影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泪膜破裂时间往往较短,因为眨眼减少导致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3.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可以更全面地分析眼表的情况,包括角膜、结膜的形态、泪液的相关指标等,能更准确地辅助诊断干眼症。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人工泪液:使用人工泪液补充泪液,缓解干涩等症状。目前有多种不同成分的人工泪液可供选择,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症,可通过热敷、按摩睑板腺等方法改善睑板腺的分泌功能。热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软化睑板腺分泌物;按摩睑板腺能帮助排出睑板腺内的堵塞物。
2.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一般建议每隔20分钟休息一下,看远处10-20秒。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深海鱼类等,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健康有益。例如,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角膜的正常功能,Omega-3脂肪酸对眼部炎症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对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或干燥环境中的人群,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泪液蒸发。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问题;女性在特殊时期更要注意眼部的保养和护理,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相关营养物质来维持眼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