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硬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表现,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有头痛、记忆力减退;进展期有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认知功能减退;严重期可出现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意识障碍,还可能有癫痫发作。
一、早期症状
一般情况: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人会有头痛,头痛程度和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等,在劳累、精神紧张时可能加重,这与脑血管硬化导致血管弹性改变、血流调节功能受影响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可能因基础身体状况不同头痛表现略有差异,年轻人可能因精神压力大等诱因更易出现,老年人可能本身基础疾病多,头痛可能被其他症状掩盖。
神经系统: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较为明显,比如经常忘记刚做过的事、刚说过的话等。这是因为脑血管硬化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大脑某些区域供血不足,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记忆相关脑区的功能。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早期记忆力减退可能更易发生且进展相对更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由于基础疾病已对血管等有一定损害,脑血管硬化导致的记忆力减退可能更早出现。
二、进展期症状
脑部血液循环方面:会出现头晕,头晕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头晕时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有转动感(眩晕),活动后可能加重。这是由于脑血管硬化使血管狭窄、弹性降低,脑部供血不足,影响前庭神经等相关结构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头晕、眩晕症状。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本身较弱,进展期脑血管硬化导致的头晕可能更频繁;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在脑血管硬化进展期头晕症状更明显。
神经系统:肢体麻木是常见症状之一,可发生在面部、手部、足部等部位,麻木感可轻可重,部分人还可能出现肢体无力,严重时可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如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这是因为脑血管硬化影响脑部神经传导通路,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本身神经已受一定损伤,脑血管硬化进展期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程度可能更重;肥胖人群由于血管负担重,脑血管硬化进展快,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可能更早出现。
认知功能:认知功能进一步减退,表现为计算力下降,比如难以快速准确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语言表达能力受限,可能出现找词困难、说话不流畅等情况。这是因为脑血管硬化导致大脑多个功能区域受损,影响了认知相关的脑区功能。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用脑过度的人群,进展期脑血管硬化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可能更易被察觉;有家族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自身患病风险高,进展期认知功能减退可能相对更明显。
三、严重期症状
脑部血液循环:可能出现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利、视物模糊等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数分钟至数小时可恢复,但这是脑血管严重事件的预警信号。这是因为脑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血流短暂减少引起相应脑区功能缺失症状。老年人血管条件差,发生TIA后再次发生严重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在脑血管硬化严重期更易频繁出现TIA。
神经系统:可能出现永久性的神经功能缺损,如一侧肢体完全瘫痪、感觉丧失,言语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这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导致脑血管发生严重狭窄、闭塞或破裂出血,使得相应脑区的神经细胞大面积受损,失去功能。对于有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且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的人群,脑血管硬化严重期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极高;高龄人群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在脑血管硬化严重期更易陷入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意识障碍状态。
其他: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导致脑内异常放电。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抽搐、意识丧失等。有过脑部外伤史或有家族癫痫病史的人群,在脑血管硬化严重期癫痫发作风险可能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