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可引发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智力、记忆力减退)、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运动协调障碍)、癫痫发作(包括部分性、全面性发作)、精神行为异常(包括情绪、行为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包括失语、构音障碍),不同人群患脑炎后遗症后受影响情况不同,需针对性护理与康复支持。
记忆力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近记忆力和远记忆力的减退。近记忆力方面,表现为刚发生的事情很快就遗忘,比如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转眼就不记得;远记忆力可能表现为对过去较久远事件的回忆出现困难,像忘记自己过去熟悉的经历等。这是由于脑炎累及了与记忆相关的脑结构,如海马等部位,这些部位在记忆的形成和存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炎症损伤后导致记忆功能紊乱。
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瘫痪:若脑炎累及控制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或运动中枢,可出现肢体瘫痪。比如单侧肢体或双侧肢体无力,无法正常活动。这是因为神经传导受到阻碍,使得大脑对肢体肌肉的支配信号无法正常传递到肌肉,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来完成运动动作。不同部位的脑炎累及不同的运动相关神经结构,会导致相应肢体的瘫痪情况不同,如额叶病变可能影响上肢运动,脊髓圆锥部位病变可能影响下肢运动等。
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共济失调,走路时步态不稳,像醉酒样步态,动作的准确性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如拿东西时手抖、难以准确握住物品等。这是因为脑炎影响了小脑等参与运动协调的脑区,小脑是调节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重要器官,炎症破坏了小脑的正常功能,导致运动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下降。
癫痫发作
部分性发作:可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如手部、面部肌肉的抽搐等,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这是由于脑炎导致大脑皮质局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相应部位的肌肉异常收缩。
全面性发作:可能出现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这是因为脑炎引起大脑广泛的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导致大脑功能在整体上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全身的癫痫发作表现。癫痫发作是脑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发生机制是炎症损伤导致神经元的膜电位稳定性改变,容易引发异常放电。
精神行为异常
情绪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躁,或者变得抑郁,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等。这是因为脑炎影响了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平衡被打破,导致情绪调节功能紊乱。例如5-羟色胺水平降低可能与抑郁情绪相关,而多巴胺功能异常可能与情绪激动等表现有关。
行为异常:可能出现怪异行为,如重复做同一动作、无目的的走动等。这是因为脑炎损害了大脑中负责行为控制和决策的区域,使得患者的行为失去正常的调控,出现不符合常理的行为表现。
语言功能障碍
失语:如果脑炎累及语言中枢,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无法表达;感觉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讲话,但讲的内容无法被他人理解,或者听不懂他人的话语;命名性失语表现为患者知道物品的用途,但叫不出物品的名称等。这是因为语言中枢受到炎症破坏,影响了语言的表达、理解和命名等功能,不同类型的失语与语言中枢不同部位的损伤相关。
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发音不准确,这是由于控制发音的肌肉运动不协调以及相关神经传导异常导致的。脑炎影响了与构音相关的神经和肌肉的功能,使得发音器官不能协调配合完成正常的发音动作。
对于儿童患者,脑炎后遗症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更明显的综合影响,如不仅影响认知、运动,还可能影响学业进展和社交能力发展。在护理儿童脑炎后遗症患者时,需要更加关注其身心整体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等支持。对于成年患者,脑炎后遗症可能影响其职业和日常生活,需要家人、社会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恢复功能。而对于老年患者,脑炎后遗症可能加重其原本就可能存在的身体机能衰退情况,在康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并且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整康复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