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胃病会引发多方面症状,包括疼痛相关的腹痛及其他部位牵涉痛,消化功能相关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出血相关的呕血、黑便,以及全身的消瘦、乏力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疼痛相关症状
(一)腹痛
胃病严重时常见的腹痛表现多样,如胃溃疡患者多表现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疼痛性质可为钝痛、胀痛、灼痛等,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具有一定规律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腹痛往往为空腹痛,即空腹时疼痛明显,进食后可缓解,疼痛规律与胃溃疡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形成溃疡,进食后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导致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是十二指肠黏膜受损,空腹时胃酸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部位引发疼痛。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胃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腹痛也需重视,老年人胃病腹痛可能不典型,需仔细鉴别。
(二)其他部位牵涉痛
部分胃病严重时可引起牵涉痛,比如胆囊炎有时易与胃病混淆,而有些胃病如胰腺炎累及周围组织时可能出现肩背部牵涉痛。这是由于内脏神经传导的牵涉特性,疼痛信号传导过程中可能被错误定位到其他部位。
二、消化功能相关症状
(一)恶心、呕吐
严重胃病常导致恶心、呕吐症状。例如幽门梗阻时,患者会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有酸臭味,这是因为幽门部位梗阻,胃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积聚在胃内,达到一定量后就会呕吐出来。不同年龄人群恶心呕吐表现不同,儿童幽门梗阻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肠胃炎等严重胃病也可能出现,老年人因胃肠功能本身较弱,胃病导致的恶心呕吐可能更易引起脱水等并发症。
(二)食欲减退
胃病严重时患者往往食欲明显减退,不想进食。这是因为胃部病变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功能,食物进入胃内后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处理,患者会感觉进食后胃部不适,从而逐渐丧失食欲。比如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更为明显。不同性别在这方面可能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区别,长期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的人群胃病发生率高,食欲减退可能更严重。
(三)腹胀
严重胃病患者常出现腹胀症状,胃内食物消化排空受阻,导致胃内气体和食物积聚,引起腹胀。例如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时,胃的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产生气体,导致腹胀。老年人胃肠蠕动本身缓慢,若有严重胃病,腹胀可能更为突出,儿童腹胀可能与饮食不当引起的急性胃炎等有关,需注意排查病因。
三、出血相关症状
(一)呕血
严重胃病可能导致胃内出血,当出血量较多、出血速度较快时,患者可出现呕血症状,呕吐物可为鲜红色血液,也可能是暗红色血性物质。比如胃溃疡合并较大血管破裂时,就可能出现呕血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呕血的严重程度和处理方式不同,儿童呕血相对少见,一旦发生多提示病情较急重,老年人呕血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增加治疗难度。
(二)黑便
胃内少量持续出血时,血液经过肠道消化,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即黑便。这也是严重胃病常见的出血表现之一,如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可能出现黑便。不同性别黑便表现无本质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饮酒者患胃病出血的风险较高,更易出现黑便等症状。
四、全身症状
(一)消瘦
胃病严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患者长期进食减少,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出现消瘦症状。例如胃癌患者,肿瘤消耗身体能量,同时影响胃的消化吸收,患者体重会明显下降,体型消瘦。不同年龄阶段消瘦表现不同,儿童消瘦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消瘦可能加剧身体机能衰退,需及时就医查找病因。
(二)乏力
由于营养吸收障碍、慢性失血等原因,严重胃病患者常感到乏力,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不愈,患者会逐渐出现乏力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同性别乏力表现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劳累、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患严重胃病后乏力可能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