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炎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涵盖一般状况和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涉及压力、外观、细胞计数与分类、生化及病原学等;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MRI,CT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病情进展有改变,MRI更敏感能更早发现病变。
一、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检查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是否存在嗜睡、昏迷等情况。不同年龄的大脑炎患者意识状态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大脑炎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成人则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例如,严重的大脑炎患者可能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这与炎症累及大脑的重要功能区域有关。
检查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脑炎患者体温可能升高,出现发热症状,这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脉搏可能增快,呼吸可能有变化,血压也可能因病情不同而出现波动。
2.神经系统检查
脑膜刺激征检查:包括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检查。颈强直表现为患者仰卧,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克氏征是患者仰卧,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后,膝关节不能伸直;布氏征是患者仰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大脑炎患者由于脑膜受到炎症刺激,可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不同年龄的患者脑膜刺激征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脑膜刺激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仍有一定的阳性率。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检查: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等。例如,检查患者四肢的肌力是否对称,有无肌力减退;观察肌张力是增高还是降低;检查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深浅反射是否正常;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是否阳性。如果大脑炎累及特定的神经传导通路或脑组织区域,会出现相应的定位体征,如病变累及锥体束,可出现病理反射阳性等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大多数大脑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但也有少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例如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老年人或患有基础免疫疾病的患者,大脑炎时白细胞反应可能不明显。
2.脑脊液检查
压力:腰椎穿刺测得的脑脊液压力可能升高,这是由于颅内炎症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吸收障碍引起。不同年龄的患者脑脊液压力正常范围略有不同,儿童脑脊液压力一般低于成人。
外观:脑脊液外观可呈无色透明或微混浊。如果炎症较重,可能会出现混浊甚至呈脓性改变。
细胞计数与分类:白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但在疾病早期可能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例如,病毒性大脑炎早期脑脊液中中性粒细胞可增多,随后逐渐转为淋巴细胞增多;细菌性大脑炎时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生化检查:蛋白质含量升高,糖和氯化物含量可正常或降低。糖含量降低多见于细菌性大脑炎,因为细菌会消耗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氯化物降低也可见于某些细菌性大脑炎等情况。
病原学检查:可以通过脑脊液涂片、培养等方法查找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例如,进行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有助于明确大脑炎的病原体类型,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检查
早期大脑炎患者头颅CT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脑组织水肿、低密度影等改变。例如,病毒性大脑炎早期CT可能仅显示轻度的脑实质密度减低,而细菌性大脑炎可能会有更明显的脑组织水肿、局部病灶等表现。对于儿童大脑炎患者,头颅CT检查需要特别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但在病情需要时仍应进行。
2.头颅MRI检查
头颅MRI对大脑炎的诊断比CT更敏感,能够更早发现脑组织的病变。可以发现脑实质内的异常信号影,如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的病灶,有助于发现炎症累及的具体部位和范围。对于不同年龄的大脑炎患者,MRI检查都能较好地显示病变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微小的病变或早期病变,MRI的优势更为明显。例如,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MRI可能就能够清晰地显示出颞叶等部位的异常信号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