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观察需看意识状态、精神面貌、步态来初步了解神经系统整体状况;颅神经检查包括嗅神经辨味、视神经查视力视野眼底、动眼等查眼球运动瞳孔、三叉神经查面部感觉咀嚼肌、面神经查面部表情肌、位听神经查听力平衡、舌咽迷走查吞咽发音、副神经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肌力、舌下神经查舌肌运动;运动系统检查要评估肌力(分0-5级)、触摸感受肌张力及观察不自主运动;感觉系统检查包括浅感觉(痛触温觉)、深感觉(位置震动觉)、复合感觉(两点辨别实体觉);反射检查有深反射(膝跟腱肱二头肌反射等)和浅反射(腹壁提睾反射等)。
一、一般观察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通过问答、观察其对环境的反应等判断)、精神面貌(有无异常兴奋、抑郁等表现)、步态(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姿势等),这些可初步了解神经系统整体状况,比如意识模糊可能提示脑部存在病变等情况。
二、颅神经检查
1.嗅神经:让患者闭目,分别堵塞一侧鼻孔,让其辨别不同气味,以判断嗅神经功能是否正常,若无法准确辨别气味可能提示嗅神经受损。
2.视神经:检查视力、视野、眼底等。视力可通过视力表检测,视野检查有周边视野检查等方法,眼底检查能观察视神经乳头等情况,视神经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表现。
3.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检查眼球运动、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观察眼球能否向各个方向灵活运动,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正常,动眼神经等受损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等情况。
4.三叉神经:检查面部感觉(痛觉、触觉等)、咀嚼肌肌力等。面部感觉异常或咀嚼肌无力等可能提示三叉神经病变。
5.面神经:观察面部表情肌运动,如皱眉、闭眼、鼓腮等动作是否正常,可判断面神经功能,面神经受损可出现面瘫等表现。
6.位听神经:检查听力(通过耳语试验等)及平衡功能(观察患者行走时的平衡情况等),位听神经病变可导致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
7.舌咽、迷走神经:检查吞咽功能、发音情况等,舌咽、迷走神经受损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表现。
8.副神经:检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的肌力,如让患者转头、耸肩等,判断副神经功能,副神经病变可导致相关肌肉肌力减弱等。
9.舌下神经:观察舌肌运动,如伸舌是否居中,有无舌肌萎缩等,舌下神经受损可出现伸舌偏斜等情况。
三、运动系统检查
1.肌力:分为0-5级,0级为完全瘫痪,5级为正常肌力,通过让患者做肢体屈伸等动作来评估肌力,不同肌群的肌力异常可提示相应部位的神经或肌肉病变,比如下肢肌力减弱可能与脊髓病变等有关。
2.肌张力:触摸肌肉感受其紧张度,检查时让患者肌肉放松,被动活动肢体感觉阻力,肌张力增高或降低都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异常,如锥体系病变可导致肌张力增高,锥体外系病变可引起肌张力异常改变。
3.不自主运动:观察有无震颤(如静止性震颤、意向性震颤等)、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等,不自主运动的出现可能与神经系统特定病变相关,如帕金森病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等。
四、感觉系统检查
1.浅感觉:包括痛觉(用大头针轻刺皮肤判断患者能否感知疼痛)、触觉(用棉絮轻触皮肤看患者能否感知)、温度觉(用盛有冷水或热水的试管接触皮肤判断患者对温度的感知),浅感觉异常可能提示脊髓丘脑束等部位病变。
2.深感觉:包括位置觉(让患者感知肢体的位置变化)、震动觉(用震动的音叉置于骨突处判断患者能否感知震动)等,深感觉障碍常见于脊髓后索病变等情况。
3.复合感觉:如两点辨别觉(判断患者能否辨别皮肤上两点的距离)、实体觉(让患者闭目触摸物体判断其形状等)等,复合感觉异常可提示顶叶病变等。
五、反射检查
1.深反射:常见的有膝反射(叩击膝盖下方髌腱)、跟腱反射(叩击跟腱)、肱二头肌反射(叩击肱二头肌肌腱)等,通过观察反射是否正常引出及反射强度等判断神经系统反射弧是否正常,深反射亢进等可能提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2.浅反射:包括腹壁反射(用竹签轻划腹壁皮肤观察腹肌收缩情况)、提睾反射(轻划大腿内侧皮肤观察睾丸上提情况)等,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可能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