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是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改变但未明确诊断为癌前病变或恶性病变的细胞,分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HPV等病原体感染)和宫颈局部刺激(炎症、损伤)。相关检查包括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ASC-US可通过HPV检测联合随访或观察定期复查处理,ASC-H通常需直接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进一步处理。妊娠期女性需谨慎处理,老年女性更需警惕恶性病变可能。
一、定义与分类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是指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出现了异常改变,但还不足以明确诊断为癌前病变或恶性病变的细胞。它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细胞有一定异常,但难以判定具体意义,约60%会自然恢复正常,30%持续异常,10%可能发展为低度病变等。
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细胞异常程度较高,不能排除高级别病变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
二、常见原因
感染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细胞异常的重要原因,如HPV16、18等亚型感染,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影响细胞正常的生长调控,导致细胞发生非典型改变。不同年龄女性感染HPV的风险不同,年轻女性由于免疫系统相对活跃,部分可自行清除病毒,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30岁以后,HPV持续感染的风险增加。
其他病原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引起宫颈细胞的炎性反应和非典型改变,但相对HPV感染来说,其导致非典型鳞状细胞的作用相对较弱。
宫颈局部刺激
炎症刺激:长期的宫颈炎症,如慢性宫颈炎,炎症因子持续刺激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可引起细胞的异常增生和非典型改变。有长期阴道炎病史,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女性,炎症容易蔓延至宫颈,增加非典型鳞状细胞出现的风险。
宫颈损伤:如多次流产、分娩造成的宫颈损伤,或者宫颈手术等操作引起的宫颈组织损伤,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细胞的异常修复,导致非典型鳞状细胞的出现。
三、相关检查
HPV检测:通过采集宫颈分泌物检测是否存在高危型或低危型HPV感染,若高危型HPV阳性,需要进一步关注宫颈病变情况。不同年龄女性HPV检测阳性的后续处理有所不同,年轻女性HPV阳性可先观察,部分可自愈,而年龄较大女性则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病变部位,可发现肉眼不易察觉的病变,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对于有非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阴道镜检查能帮助定位病变区域,提高活检的准确性。
宫颈活检:取宫颈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细胞的具体病变程度,是区分ASC-US、ASC-H等不同类型以及判断是否为癌前病变或癌变的关键检查。
四、处理与随访
ASC-US的处理
HPV检测联合随访:如果同时进行HPV检测,若HPV阴性,可在12个月后复查细胞学;若HPV阳性,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更倾向于积极进行阴道镜检查。
观察与定期复查:对于免疫功能正常、年龄较小的女性,可选择定期复查细胞学和HPV,因为部分可自然恢复正常。
ASC-H的处理:由于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通常需要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在阴道镜下活检,根据活检病理结果进一步处理。如果活检提示高级别病变,可能需要进行宫颈锥切术等治疗;若为低级别病变,也需要定期随访。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发现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需要谨慎处理。因为妊娠期宫颈组织会有一些生理性改变,可能会干扰对病变的判断。一般会先进行观察,产后再复查。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妊娠期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孕妇焦虑,需要给予心理疏导。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出现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需要更加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变进展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更需要及时进行阴道镜等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