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脑血管健康,可通过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坚果,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蔬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深绿色蔬菜来实现,不同食物有各自特点及适用注意事项。
一、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1.鱼类:
具体种类及优势: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是优质选择。它们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科学研究表明,EPA和DHA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例如,有研究发现,经常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的人群,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概率相对较低。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适当多吃鱼类,但对于过敏体质者需谨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也可适当摄入深海鱼类,以促进胎儿大脑和视力发育,但要注意选择污染较小的鱼类品种。
2.坚果:
具体种类及优势:像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帮助调节血脂,维持血管的弹性。例如,核桃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长期适量食用坚果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研究显示,每天吃一小把坚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坚果热量较高,对于肥胖人群或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要控制摄入量,每天大约10-15克左右。同时,坚果过敏者禁用。
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全谷物:
具体种类及优势: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全谷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等物质。例如,燕麦中的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它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有研究表明,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全谷物食品,可使患脑血管病的风险降低。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全谷物,但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人,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煮得软烂一些,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糖尿病患者选择全谷物时,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因为全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也会转化为血糖,需根据自身血糖情况合理安排。
2.蔬菜:
具体种类及优势: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以及西兰花、胡萝卜等蔬菜都富含膳食纤维。以芹菜为例,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血压,而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诱因之一。研究发现,增加蔬菜摄入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例如,每天保证500克左右的蔬菜摄入,其中一半以上为绿叶蔬菜,对脑血管健康有益。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大多数人群都适合多吃蔬菜,但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如胃溃疡活动期、肠炎腹泻等情况,要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蔬菜的摄入量和烹饪方式,避免食用过于生冷、纤维过硬的蔬菜。
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水果:
具体种类及优势: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例如,橙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充足维生素C的人群,患脑血管病的风险相对较低。另外,苹果、蓝莓等水果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抗氧化物质,蓝莓中的花青素具有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脑血管病风险的作用。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水果,但糖尿病患者要选择低糖水果,并控制摄入量,根据血糖情况将水果热量计算在每日总热量摄入中。例如,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可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半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等低糖水果。
2.深绿色蔬菜:
具体种类及优势:菠菜、kale(羽衣甘蓝)等深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K等。维生素K对于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能够参与骨钙素的合成等过程,间接对血管健康产生影响。有研究发现,摄入足够维生素K的人群,血管钙化的风险较低,而血管钙化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适合多吃深绿色蔬菜,但对于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的人群,如华法林使用者,要注意避免大量食用维生素K含量过高且不稳定的深绿色蔬菜,因为维生素K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稳定蔬菜的摄入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