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症状,神经系统可出现周围神经病变、震颤谵妄等;消化系统有胃炎、肝硬化等;心血管系统会有心律失常等。处理方法包括一般处理(戒酒、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针对各系统症状处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其特殊情况,需分别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慢性酒精中毒的症状
(一)神经系统症状
1.周围神经病变
年龄方面,任何年龄长期饮酒者都可能发生,男性和女性无明显差异,但长期饮酒的男性风险相对更高。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刺痛、烧灼感等感觉异常,也可出现感觉减退,通常呈对称性,从手足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这是因为酒精会影响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进而损害周围神经。
对于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的人群,若出现上述手足感觉异常症状,需考虑周围神经病变可能。
2.震颤谵妄
多发生在长期大量饮酒突然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后1-2天。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注意力不集中,有大量的知觉异常,如幻视、幻听等,同时伴有双手粗大震颤,还可出现发热、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大汗淋漓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表现。这种情况病情较为严重,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二)消化系统症状
1.胃炎
长期饮酒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酒精都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改变。患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有长期饮酒史且出现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的人,要考虑胃炎可能。
2.肝硬化
长期慢性酒精中毒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肝功能减退可表现为消瘦、乏力、黄疸、腹水等;门静脉高压可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功能亢进等。一般来说,饮酒10年以上、每天饮酒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的人群发生肝硬化的风险明显增加。
(三)心血管系统症状
1.心律失常
酒精可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心房颤动、早搏等。长期饮酒的人群中心血管系统受影响,年龄较大、本身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更易出现心律失常。患者可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功能。
二、慢性酒精中毒的处理方法
(一)一般处理
1.戒酒
对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首先要坚定地帮助其戒酒。可以采用逐渐减少饮酒量的方式,避免突然完全戒酒导致严重的戒断反应。对于有震颤谵妄等严重戒断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进行专业的戒酒治疗。
2.营养支持
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等,因为酒精会干扰维生素的代谢。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改善营养状况。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二)对症治疗
1.神经系统症状处理
对于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在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治疗,但主要还是以戒酒和营养支持为基础。对于震颤谵妄,需要住院进行监护治疗,给予苯二氮类药物等控制精神症状和戒断反应,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消化系统症状处理
对于胃炎患者,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对症治疗,如存在胃酸分泌过多,可使用抑酸剂。对于肝硬化患者,要针对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进行相应治疗,如治疗腹水、处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但基础还是要严格戒酒,避免进一步损伤肝脏。
3.心血管系统症状处理
对于心律失常,需要根据具体类型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是良性心律失常且症状不明显,可在戒酒和改善营养等基础上观察;如果心律失常较严重或有明显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要谨慎选择,因为酒精可能影响药物代谢。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绝对禁止饮酒,对于有家长长期饮酒可能影响儿童健康的情况,要加强健康宣教,让家长认识到酒精对自身和儿童健康的危害;孕妇饮酒会严重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等,所以孕妇必须严格戒酒;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慢性酒精中毒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大,在处理老年人慢性酒精中毒时,要更加注重营养支持和基础疾病的管理,且在用药方面要更加谨慎,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