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角膜炎可由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引起。感染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分别有其常见细菌、病毒及感染途径、发病机制,真菌多见于特定人群;非感染因素包括外伤(机械性、化学性、热烧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眼部引发炎症)、其他因素(干眼症、佩戴角膜接触镜不当易引发)。
一、感染因素引起
(一)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感染途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常见的引发急性角膜炎的细菌。比如,当眼部接触到被这些细菌污染的物品,如脏手、污染的毛巾等,细菌就可能侵入眼表引发感染。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用手揉眼后接触眼部就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引发急性角膜炎。而在一些特殊生活方式下,如长时间佩戴透气性不好的隐形眼镜,会使眼部局部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2.发病机制:细菌感染后会在角膜组织中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角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角膜出现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急性角膜炎的典型症状。
(二)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感染情况: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的引起急性角膜炎的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后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劳累等情况,病毒就会被激活引发角膜感染。腺病毒感染则往往通过飞沫、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容易造成聚集性感染。对于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急性角膜炎。
2.发病机制:病毒侵入角膜后,会在角膜细胞内复制,引起角膜的炎症病变,导致角膜上皮受损、水肿等,出现相应的急性角膜炎症状。
(三)真菌感染
1.感染原因及人群: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人群,或者眼部有外伤且接触了被真菌污染的物质。例如,眼部受伤后没有正确处理,接触到带有真菌的土壤等,就可能引发真菌感染性急性角膜炎。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如农业工作者,接触土壤等真菌污染环境的机会较多,也容易发生真菌感染性急性角膜炎。
2.发病机制:真菌在角膜组织中生长繁殖,破坏角膜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其炎症过程相对较为隐匿,但会逐渐导致角膜混浊、溃疡等严重病变。
二、非感染因素引起
(一)外伤因素
1.机械性外伤:眼部受到异物划伤、碰撞等机械性外伤时,容易导致角膜上皮缺损,从而使外界的细菌、病毒等容易侵入引发炎症。在儿童玩耍过程中,可能会有玩具等导致眼部机械性外伤,增加急性角膜炎的发病风险。而对于从事一些有眼部外伤风险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等,需要特别注意眼部防护。
2.化学性损伤:接触到化学物质,如酸碱等腐蚀性物质,会直接损伤角膜组织,引发急性炎症反应。例如,在化工工作环境中,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眼部接触到化学物质就可能导致急性角膜炎。
3.热烧伤:高温的液体、气体等造成眼部热烧伤,会使角膜组织受损,引发炎症。比如,在厨房工作时被高温蒸汽烫伤眼部,就可能引发急性角膜炎。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
1.相关疾病及发病关联: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累及眼部,引发角膜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角膜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错误地攻击角膜组织,从而引发炎症。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因为这类疾病可能会并发眼部的炎症病变。
2.发病机制:自身免疫系统错误识别角膜组织为外来抗原,启动免疫反应,导致角膜出现炎症改变,表现为急性角膜炎的症状。
(三)其他因素
1.干眼症相关:干眼症患者由于泪膜不稳定,角膜缺乏足够的泪液润滑和保护,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引发炎症。长期处于干燥环境、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都可能加重干眼症,进而增加急性角膜炎的发病几率。对于干眼症患者,要注意保持眼部湿润,改善生活环境等。
2.佩戴角膜接触镜不当:不合适的角膜接触镜,如佩戴时间过长、清洁不彻底等,会影响角膜的正常代谢和氧气供应,导致角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急性角膜炎。尤其是青少年在佩戴角膜接触镜时,如果不遵循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法,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