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症性疾病,它与甲状腺癌有区别,疾病性质上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炎症病变,甲状腺癌是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临床表现上亚急性甲状腺炎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甲状腺疼痛及全身症状且甲状腺功能多为暂时性变化,甲状腺癌早期多无症状或后期有压迫症状且甲状腺功能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辅助检查上亚急性甲状腺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摄碘率呈“分离现象”等,甲状腺癌有相应不同表现。特殊人群中儿童患亚急性甲状腺炎需关注生长发育,妊娠期女性要防对胎儿发育影响,老年人要注意症状不典型及药物相互作用,亚急性甲状腺炎不是癌,可通过多方面区分且不同特殊人群需相应监测处理。
一、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定义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甲状腺炎症性疾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是自限性疾病。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与癌的区别
1.疾病性质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炎症性病变,主要是甲状腺组织受到病毒等因素影响发生炎症反应,病理上可见甲状腺滤泡破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生,细胞具有异常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病理上可发现癌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象等恶性特征。
2.临床表现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伴有甲状腺肿大,疼痛可随吞咽或转头而加剧,同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甲状腺功能可先出现甲亢表现(如心悸、多汗、消瘦等),随后出现甲减表现(如怕冷、乏力、水肿等),但多为暂时性。
甲状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自查时发现甲状腺结节,结节质地硬、固定,表面不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度差,后期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一般无明显异常,除非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但多与癌组织影响甲状腺功能有关,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机制不同。
3.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常明显增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多正常或轻度升高,甲状腺摄碘率显著降低,呈“分离现象”,这是由于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但摄碘功能受抑制。
甲状腺癌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一般无特异性改变,肿瘤标志物如甲状腺球蛋白(Tg)在甲状腺癌中有一定的监测意义,尤其是分化型甲状腺癌,Tg水平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但特异性不如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方面,超声检查可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界、血流等情况,甲状腺癌超声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纵横比大于1,内部可见沙粒样钙化等;核素扫描甲状腺癌多表现为“冷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的重要方法,可明确细胞的病理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细针穿刺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等表现,而甲状腺癌可找到癌细胞。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儿童
儿童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形态变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如出现甲减时可能导致身高、智力发育受影响,所以对于儿童亚急性甲状腺炎要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同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生长发育指标。
2.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患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尤其是甲亢或甲减状态。甲亢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早产等风险增加,甲减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如必要时使用合适的药物控制症状,但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3.老年人
老年人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如发热等表现可能不明显,甲状腺疼痛也可能较轻,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时需注意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总之,亚急性甲状腺炎不是癌,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等可以明确区分亚急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对于不同特殊人群要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监测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