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晚期在运动症状方面有严重运动迟缓、肌强直加重、静止性震颤更频繁幅度增大;非运动症状方面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精神认知障碍(包括痴呆、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受影响情况不同。
肌强直加重:全身肌肉僵硬感明显,可累及躯干、四肢等部位。肌强直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僵硬如铅管样(铅管样强直)或伴有震颤时呈齿轮样强直(齿轮样强直)。严重的肌强直会使患者的肢体活动受限,比如弯曲的肢体难以伸直,穿衣时手臂难以穿进袖子,坐下后难以站起来等。对于女性患者,由于本身力量相对男性较弱,肌强直带来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影响更大,比如化妆、梳头这些需要精细手部动作的事情都变得困难重重。
静止性震颤:震颤可能更加频繁且幅度增大,即使在患者处于休息状态时也明显存在,而且难以通过意志控制。震颤不仅影响患者的肢体,还可能波及头部等部位,导致头部不自主地晃动。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加重震颤症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相对稳定,但对于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震颤往往难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完全改善。
非运动症状方面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迅速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的症状。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血管收缩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本身血压调节功能就相对较差,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更容易引发跌倒等意外情况,女性患者在妊娠、绝经等特殊生理阶段,血压调节也可能出现波动,增加了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及相关危害。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等情况,这是因为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女性患者除了可能出现类似男性的排尿问题外,还可能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重泌尿生殖系统的不适,比如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药物也可能对泌尿生殖系统产生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胃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便秘、吞咽困难等。便秘非常常见,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患者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吞咽困难则会导致患者进食减少,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尤其对于老年帕金森病晚期患者,吞咽困难可能会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胃肠道功能本身可能就相对敏感,更容易受到帕金森病相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精神、认知障碍
痴呆:相当一部分帕金森病晚期患者会出现痴呆症状,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患者来说,痴呆的发生和进展速度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发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晚期出现痴呆时,由于其之前的生活和工作能力较强,认知障碍带来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而老年患者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功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自然衰退,帕金森病导致的痴呆会加速这一衰退过程。女性患者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进而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认知障碍相互作用。
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不安等情绪问题较为常见。抑郁可能表现为长期的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等;焦虑则可能出现紧张、不安、坐立不安等症状。情绪障碍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对于有家族精神疾病史的患者来说,发生情绪障碍的风险可能更高,而健康的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对于缓解情绪障碍有一定帮助,但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往往社会支持可能因病情加重而减少,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睡眠障碍:睡眠中出现多种问题,如失眠、睡眠中多梦、说梦话、肢体舞动、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身体恢复,长期睡眠不好会导致患者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免疫力下降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睡眠障碍的表现和影响有所不同,老年患者本身睡眠模式就可能发生改变,帕金森病相关的睡眠障碍会加重这种睡眠模式的紊乱;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妊娠、绝经等不同阶段睡眠质量也可能有所波动,进而影响帕金森病的病情和自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