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高是指眼压超过10-21mmHg的正常范围,其常见原因包括青光眼相关(原发性闭角型、开角型及继发性青光眼)、眼部其他病变(眼内肿瘤、炎症)和全身性因素(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症状有不同类型青光眼的典型表现(如原发性闭角型急性发作时眼痛头痛等,开角型早期多无症状等)及其他一般症状(眼胀、疲劳等,儿童、老年人表现各有特点)。
一、眼压高的原因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及内容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眼压高即眼压超过21mmHg,其常见原因如下:
青光眼相关:
原发性青光眼:包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多与眼球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如前房浅、房角窄等,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室环境等因素可诱发,使房水流出受阻,导致眼压升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小梁网等房水引流通道的功能异常有关,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不同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有一定差异,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
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等引起,例如眼部外伤导致前房出血、房角结构损伤,可引起眼压升高;晶状体脱位可阻碍房水正常引流,进而使眼压升高;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眼部的房水代谢,增加眼压高的风险,在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中均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眼部房水代谢产生影响,也可能增加眼压高的风险。
眼部其他病变:
眼内肿瘤:某些眼内肿瘤,如脉络膜黑色素瘤等,可占据眼内空间,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导致眼压升高,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生眼内肿瘤,但在成年人中相对更常见,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倾向。
炎症: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性疾病,炎症细胞、渗出物等可阻塞房角,影响房水的流出,从而引起眼压升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葡萄膜炎,女性在一些与激素相关的葡萄膜炎中发病可能有一定特点,比如在青少年型慢性葡萄膜炎中女性相对多见。
全身性因素: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供应和房水代谢,导致眼压不稳定甚至升高,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男性和女性患病概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一般到一定年龄段后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显著性别差异;动脉硬化也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眼压,动脉硬化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与年龄等因素相关。
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可影响眼部的生理功能,导致眼压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在中青年人群中较多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女性的内分泌状态变化较大,也可能影响眼压。
二、眼压高的症状
不同类型青光眼的典型症状: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眼痛、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视力急剧下降,看东西有彩虹样光环(虹视),眼部表现为眼球充血,角膜水肿,前房变浅,瞳孔散大等;慢性期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轻度眼胀、视物模糊,容易被忽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往往在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视力逐渐下降、视野缺损等,视野缺损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周边视野缺失,然后逐渐向中心发展,晚期可导致失明,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和女性发病后在病情发展和症状表现上无明显特殊的性别差异倾向,但有家族史的人群需更密切关注。
继发性青光眼:症状取决于原发疾病,例如眼部外伤导致的眼压高,除了眼压高的一般表现外,还会有眼部外伤的相应表现,如眼部出血、伤口等;晶状体脱位引起的眼压高,会有晶状体脱位相关的眼部异常表现,如晶状体位置异常等,不同原发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青光眼在症状表现上各不相同,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与原发疾病相关。
其他一般症状:眼压高时,患者还可能出现眼胀、眼部疲劳等不适,在长时间用眼后症状可能加重,儿童如果出现眼压高,可能表现为不愿意视物、揉眼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眼部表现和行为异常,老年人眼压高时,可能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对眼部不适的耐受和表达与年轻人不同,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