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发病部位在角膜,病因有感染和非感染,症状有眼痛等且视力下降明显,体征检查可见角膜病变等,治疗分药物和手术;结膜炎发病部位在结膜,病因有感染和非感染,症状有眼痛等且视力影响轻,体征检查可见结膜病变等,治疗分药物和一般治疗,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人群在病因、症状、体征、治疗上有差异。
一、发病部位
角膜炎:角膜发生的炎症,角膜是眼球前部透明的膜状结构,位于黑眼珠的位置。
结膜炎:结膜发生的炎症,结膜是覆盖在眼睑内面和眼球表面的一层薄而透明的黏膜,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等部分。
二、病因方面
角膜炎
感染因素: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等)、真菌等感染可引发。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在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下,潜伏在体内的病毒激活感染角膜。
非感染因素:外伤(角膜异物、角膜擦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角膜)等。比如眼部遭受撞击导致角膜外伤,进而引发炎症。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差异,儿童角膜炎可能更多与感染相关,尤其是病毒感染,而老年人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感染因素导致角膜炎的比例增加。
结膜炎
感染因素:细菌感染(如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等)、病毒感染(如腺病毒、肠道病毒等)、衣原体感染等。例如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可通过密切接触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
非感染因素:过敏反应(花粉过敏、药物过敏等)、物理刺激(沙尘、烟雾等)、化学损伤(眼药水刺激、酸碱烧伤等)。过敏体质人群在接触过敏原时易发生过敏性结膜炎,如春季角结膜炎常见于过敏体质的青少年。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病因有差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结膜炎的发生可能与隐形眼镜清洁不当导致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从事户外工作且不注意眼部防护的人群,易因物理刺激引发结膜炎。
三、症状表现
角膜炎
共同症状:都可能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不同表现:角膜炎患者视力下降较为明显,因为角膜是重要的屈光介质,炎症影响其透明度会严重影响视力。例如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上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角膜溃疡形成时可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不同病史人群症状有差异,有角膜移植病史的患者发生角膜炎时,症状可能更复杂,且治疗难度可能增加。
结膜炎
共同症状:眼痛、畏光、流泪等。
不同表现:结膜炎患者视力一般不受影响或影响较轻,主要表现为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分泌物增多等。例如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部奇痒是较为突出的症状,分泌物多为黏液性。不同年龄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结膜炎可能因表达不清,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揉眼、眼部有较多分泌物等情况;老年结膜炎患者可能因眼部感觉相对不敏感,症状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
四、体征检查
角膜炎
眼科检查: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浸润、溃疡等病变,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例如真菌性角膜炎在裂隙灯下可见角膜病灶呈灰白色,表面干燥,有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不同年龄人群体征有差异,儿童角膜炎在检查时可能因不配合增加检查难度,需要更耐心的沟通和检查方法;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眼部退行性病变,影响体征观察。
结膜炎
眼科检查:结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结膜刮片可发现相应的病原体等。例如细菌性结膜炎结膜刮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病毒感染性结膜炎结膜刮片可见单核细胞增多。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体征有差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检查时可见结膜囊内有隐形眼镜相关沉积物等;从事粉尘环境工作者结膜可能有较多粉尘沉积等表现。
五、治疗原则
角膜炎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性角膜炎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病毒性角膜炎使用抗病毒药物等。例如细菌性角膜炎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手术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如角膜移植术等。不同年龄人群治疗有差异,儿童角膜炎在药物选择上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药物;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等需要综合评估,手术前要充分考虑其全身状况等因素。
结膜炎
药物治疗:感染性结膜炎根据病原体选择相应药物,过敏性结膜炎使用抗过敏药物等。例如过敏性结膜炎常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等。
一般治疗:注意眼部清洁,避免揉眼等。不同年龄人群治疗有差异,儿童结膜炎在治疗时要选择温和、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剂型;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