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是女性原本有规律月经后停止,分原发和继发,相关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致月经永久停止,分自然和人工,相关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两者本质、年龄范围、病因及对身体影响等有区别,闭经是病理或生理性暂时月经停止,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生理过程,闭经可在非绝经年龄发生,绝经主要在45-55岁围绝经期,闭经病因多样,绝经主要因卵巢功能自然衰退或人工因素,闭经伴原发疾病表现,绝经有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如潮热、情绪波动大、阴道干涩等。
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青春期前女孩未到月经初潮年龄出现月经停止不属于闭经范畴,青春期女性可能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出现短暂闭经;育龄期女性闭经可能与妊娠、内分泌紊乱(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肥胖等表现,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遗传方面可能存在相关基因异常,环境因素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诱发)、子宫病变(如子宫内膜结核破坏子宫内膜,导致闭经)等有关;围绝经期女性也可能出现闭经,这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卵泡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一般在45-55岁左右出现,存在个体差异,受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如遗传上母亲绝经年龄较早,女儿可能也较早出现围绝经期闭经,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的女性可能围绝经期提前,闭经到来时间可能提前。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过度节食导致体重过低,会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卵巢功能受影响,引起闭经;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如处于长期焦虑、抑郁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闭经;过度运动,尤其是运动量过大且无科学营养补充的情况下,也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引发闭经。
病史因素:有子宫内膜炎病史的女性,炎症可能破坏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宫腔粘连,引起继发性闭经;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女性,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进而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同时也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闭经。
绝经
定义:绝经是指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经永久性停止,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自然生理阶段,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自然绝经是指由于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是指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因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破坏卵巢功能而导致的绝经。
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自然绝经通常发生在45-5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存在个体差异,如前文所述,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若家族中女性绝经年龄较早,个体绝经年龄可能也较早;种族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一般白人绝经年龄相对较早,黑人相对较晚。
生活方式因素:吸烟女性绝经年龄可能会提前,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卵巢功能;适量饮酒可能对绝经年龄影响不大,但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肝脏等器官,间接影响内分泌功能,可能对绝经年龄产生一定影响;合理的运动锻炼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可能对绝经年龄没有不良影响,反而可能使绝经相对较平稳。
病史因素:患有卵巢疾病,如卵巢早衰(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过早耗竭或被破坏,或因手术、放疗、化疗等导致卵巢功能早衰)会导致提前绝经;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可能会伴随卵巢功能受损,导致绝经提前。
两者区别
本质:闭经是一种病理或生理性暂时的月经停止现象,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月经永久性停止,是生理过程。
年龄范围:闭经可发生在任何非绝经年龄阶段,绝经主要发生在45-55岁左右的围绝经期女性。
病因相关:闭经病因多样,包括疾病、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等;绝经主要是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引起,也可由手术、放疗、化疗等人工因素导致。
对身体影响及相关表现:闭经除了月经停止外,可能伴随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除闭经外还有多毛、肥胖等表现;绝经除了月经停止外,还会出现一系列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如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大、阴道干涩、骨质疏松风险增加等,潮热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引起,约80%的绝经女性会出现,可持续1-2年甚至更长时间;情绪波动大是因为雌激素下降影响神经递质代谢,导致情绪易激动、抑郁等;阴道干涩是由于雌激素减少导致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分泌物减少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