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需关注心肌炎相关表现,儿童及青少年感冒后有胸闷、胸痛、心悸、活动耐力下降等心脏及全身乏力加重症状,成人有持续胸闷、胸痛、心悸等;医学检查方面血液检查心肌酶谱等指标异常、炎症指标可能升高,心电图有ST-T改变、心律失常等,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儿童感冒后要密切观察精神萎靡等表现,老年人感冒后可能症状不典型,需关注相关情况。
一、症状表现方面
1.心脏相关症状
儿童及青少年:感冒后若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需警惕。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仅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者活动耐力下降,原本能跑能跳,感冒后却不愿活动,比平时更容易疲惫。这是因为心肌受损后,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心前区不适以及心脏泵血功能改变,从而影响身体的活动耐力。
成人:成人感冒后出现持续的胸闷、胸痛,疼痛可呈隐痛、闷痛或压榨性疼痛,疼痛时间可能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同时伴有心悸,感觉心脏跳动不规律、过快或过慢等情况,都要考虑心肌炎的可能。这是由于成人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心肌受损后更易通过主观症状体现出来。
2.全身症状
除了感冒本身的常见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心肌炎患者可能还会伴有乏力加重的情况。感冒时一般也会有乏力,但如果感冒后乏力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逐渐加重,就要引起重视。这是因为心肌细胞受损,心脏的能量代谢受到影响,全身的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乏力症状更明显。
二、医学检查方面
1.血液检查
心肌酶谱: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cTnI或cTnT)等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肌钙蛋白会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往往提示心肌有损伤,对心肌炎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一般来说,感冒后检测肌钙蛋白,如果数值升高,要考虑心肌炎的可能。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的参考值相对成人更严格一些,但只要超过正常范围,就需要进一步评估。
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也可能升高。感冒本身是一种炎症反应,如果感冒后炎症指标持续升高或异常升高,结合其他症状,要考虑是否合并心肌炎导致炎症反应加重。比如CRP正常参考值一般在0-10mg/L左右,如果感冒后CRP明显高于这个数值,同时有心脏相关症状,就要警惕心肌炎。
2.心电图检查
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可能出现多种异常,如ST-T改变,包括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在心肌炎患者中都可能出现,例如房室传导阻滞,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心电图可以发现P波和QRS波群的传导异常情况。对于感冒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电活动的异常,从而辅助判断是否有心肌炎。
3.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心脏扩大、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肌收缩功能减退等情况。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测量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心室的射血分数等指标。例如,射血分数正常应在50%-75%左右,如果感冒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下降,小于正常范围,就要考虑心肌炎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受损的可能。不同年龄段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参考值不同,儿童的心脏相对较小,各项指标的参考值与成人有差异,检查时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1.儿童:儿童感冒后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除了上述症状,儿童可能出现精神萎靡,这是因为心肌受损影响心脏功能后,全身供血不足,大脑等重要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就会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同时,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心脏发育尚不完善,感冒后更容易引发心肌炎,所以对于儿童感冒,要更细致地观察症状和进行相关检查。
2.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后发生心肌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没有明显的胸闷、胸痛等典型心脏症状,而是以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为主,或者表现为原有的基础疾病加重,如原本有高血压的老人,感冒后血压波动更大且伴有头晕等不适,此时要考虑是否合并心肌炎导致心脏功能变化进而影响血压和全身状况。老年人的心脏储备功能下降,感冒后心肌受损更容易出现全身多系统的异常表现,所以对于老年人感冒,不能忽视不典型症状,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